教育论文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doc

教育论文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doc

ID:10852355

大小:4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08

教育论文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doc_第1页
教育论文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doc_第2页
教育论文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doc_第3页
教育论文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doc_第4页
教育论文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浅析“一国两制”条件下的香港教育体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香港历经百余年的沧桑,虽乏天然资源,但已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工商业都会和金融中心,享有“东方之

2、珠”的美誉。创造这个“奇迹”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发展教育、开发智力资源,应该是其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香港经济的腾飞,香港的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配合,形成了一个庞大、独特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一国两制香港教育体制    香港长期遭受英国的殖民统治,其教育受英美教育体系的影响较深。同时,传统的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仍然保存光大,并发挥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香港的教育,既非纯中国传统形式,也非纯英国模式。它糅合吸收了中西古今文化,融合成一种中西合璧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体制在150多年的成长中既显示出其勃勃生机,也凸现出其弊端。香港

3、回归后,随着政治管制权的转移,香港的教育目标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育体制面临着深刻的改革。    一、香港教育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香港开埠以前,中文学塾是香港唯一的初等教育机构。当时的私塾规模不大,既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也没有明确的教学年限的规定,私塾里所设课程以读书习字为主,同时重视道德、人伦的陶冶。这些私塾在中国内地废除科举制度之前还是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19世纪中叶,英国以武力轰开中国的大门,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香港。从此,香港教育被烙上了殖民主义的印痕。  英国占领香港之初,对教育事业并不重视,而是将之交由英国教会负责办

4、理。于是,教会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19世纪末,接受政府补助的教会学校数目已达101所。教会学校的出现,标志着香港现代教育制度的开始。教会学校多为初等教育性质,一般实行免费教学,课程除圣经、英文等西方科目外,也设有中国文学、写作、历史和地理等传统知识。在教会势力的控制和影响下,香港教育实际上已成为传教和巩固英国统治秩序的辅助工具。  同时,中文书塾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英军统治香港之初,当地居民出于对侵略者的憎恶和对一种外来制度的隔膜,很少有人进入西方传教士们设置的学校求学。这种情况促进了中文书塾的发展。1845年港府公布这类学校数字为9所,学生1

5、45人。1847年港府首次对其中的3所学塾实行资助,1851年增至5所。据港府的中英文通告称,这些受资助的中文学塾可由政府提供教室以及教师薪金,学生只需每月给教师铜钱25文,“以作茶资之用”,而不必交纳学费。1854年,该5所学塾完全免费,成为港岛最早的官立学校。官校开设初级中文、中国经典、地理及英语科目。它发展很快,至1859年,已增到19所,学生上升到937人,每年由港府拨给的教育经费亦由125镑增到1200镑。  19世纪60年代前后,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英国政府开始改变以往对于教育的态度,加强对教育的控制。1860年,港英当局将教育委员会改组为

6、教育局,成为专管官立学校的政府机构,并逐步从教会手中夺回了对公共教育的管理权,推动香港教育事业的重点由宗教教育转向世俗教育。同时,开始重视英语教学,在一些官立学校,英文定为必修课,中文则改为选修,逐步确立“重英轻中”的教育政策,目的是培养对香港及中国内地产生影响的亲英势力。这一政策对香港教育体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战以后,香港的教育受到新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香港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迫切需要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这迫使港英政府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教育,并开始对旧的殖民教育体系进行改造,以普及教育取

7、代“精英教育”,逐步建立以智力投资为主导的、适应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香港实行九年制免费普及教育,同时大力发展工业教育,加强高等教育,建立教育管理咨询机制,使香港逐步建立起了适应当地社会需要的、门类比较齐全的、多层次的现代化教育体系。  九年免费教育包括6年制小学及3年制初中。小学招收6~11岁儿童,分为官立、资助和私立3类,大多数小学采用半日制,学生分上、下午班上学。小学的师生比例是1∶27,教学语言基本上是中文,只有少数几所例外。初中招收12~14岁学童,大部分是全日制,师生比例平均为1∶21.8。根据经费来源

8、和管理机构的性质,香港中学可分为官立中学、资助中学和私立中学;按照中学课程的性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