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ID:10853196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_第1页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_第2页
资源描述:

《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__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反思远大二中杨金洁音乐是由倾听到收听而存在,听觉既是内在的也是外在的一种艺术,同时又是我们音乐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听觉训练是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综合音乐素质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读谱视听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系统的听觉训练、听觉分析来提高在节奏、旋律、音乐风格与多方面的技能与能力。在实施新课标理念的过程中,听觉艺术的培养的确有所提高,但我们往往忽略听觉艺术本身应体现的学生意识的觉醒,而仅仅作为一种外在要求,难以内

2、化为学生的品质,让学生体验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那如何在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与感悟呢?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探讨课,力求创设丰富的情景,以听觉为先导,让学生充分感受听觉艺术的迷人魅力。一、听中思,让心中有耳 音乐教学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使学生会听。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音乐的足迹布满了各个领域,学生接触音乐的渠道也越来越多,所以在音乐欣赏中,我们经常会运用多媒体课件把要欣赏的音乐与一些美丽的画面相结合,本意是让学生视听结合,但有时往往是学生的视觉得到了满

3、足,而忽视了听觉艺术,本末倒置。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纯粹地听,从方式方法上进行改变,这种以突出音乐本身的特点,用音乐来创设情境的做法,远比用画面更能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与喜爱,让他们在听中品、听中思、听中说,在听赏审美中发展内心的听觉,体验内在需要得到满足的快乐。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的效果是明显的。                                                                    二、听中学,让歌声更美 新课标指出:音乐教学应给学生完整的音乐形象,从整体入手。因

4、此,在歌曲教学中,我们应突破传统唱歌教学惯用的“识谱——唱词——处理表演”模式,凸显音乐教学听觉领先的特征。以“听赏”作为学习歌曲的主要途径,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每一遍听赏时给予适当的设问,而不是枯燥地反复听。这样,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水到渠成,并把曲谱视唱简化为哼唱,从而走出了为知识技能所累的牢笼。通过不同形式的听赏,学生对歌曲的把握也有很大提高,声音控制也有很好的效果。“学、辨、动、唱”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基础上得到愉快的体验与表现。 三、听中创,让情感更浓 新课标要求我们把学

5、生的“情感体验”作为课程目标,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这也显示了音乐教学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密切关系。引导学生聆听并体验歌曲意境,要求学生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创编表演,从而使学生在创作表演中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毫无目的地任意开放,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教给每一组活动的方法,并注重启发学生的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使内心听觉与创造能力得到同步发展。如我所教的一节课中表演的听音乐画旋律线,他们在平

6、时画旋律线的方法上加入了创新意识,组成梦境中的图案用身体跟着音乐的起伏画旋律线,感觉真的像小船在海上飘摇,既形象又有创意。因此,只有当学生真正全身心地融入音乐中去,他们的情感才会进一步得到升华,其丰富的情感体验才会在一次次潜心创作中得以提高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表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的美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要强调引导学生参与音乐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应该有机的

7、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缺乏音乐美感,依赖单纯说教,忽视音乐整体形象,枯燥的音乐知识讲授和机械的技术操练等,都违背听觉艺术认知规律,严重影响音乐教育功能的发挥。只要把听觉和情感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把音乐课上好,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爱上音乐,懂得音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