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春华证治经验一(肝病)

姜春华证治经验一(肝病)

ID:10865364

大小:45.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08

姜春华证治经验一(肝病)_第1页
姜春华证治经验一(肝病)_第2页
姜春华证治经验一(肝病)_第3页
姜春华证治经验一(肝病)_第4页
姜春华证治经验一(肝病)_第5页
资源描述:

《姜春华证治经验一(肝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姜春华证治经验一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678一、急肝胃热为本,推崇大黄草药   慢肝邪恋正虚,祛邪扶正化瘀   (一)急性肝炎胃热为本,亟当清热解毒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急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等类型,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古人很早就观察到黄疸一症,其中就包括本病。历代医家对黄疸的病因病机论述颇多,到清代,多归因于湿热,有湿热并重,湿重于热,热重于湿之分。其病因有内因与外因两种,一种认为脾为胃行津液,津液行则小便利,若胃气衰,脾气弱,不能为胃行津液,湿停于内,湿生热,热滋湿,二者相生,熏蒸日久,热气成黄。另一种认为外因所致,如南方湿热交蒸,易致黄疸。

2、   先生对古代诸家学说有广博的研究,对古人说法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探幽索微,独立思考,去伪存真。他从现代医学关于肝炎由病毒引起这一论点出发,在古今众多理论中慧眼识珠,认为吴又可之言,与现代医学的观点较为接近。吴氏说:“发黄为标,小便不利为本,及论小便不利,病源不在膀胱,乃系胃移热,又当以小便不利为标,胃实为本”。先生结合现代医学论之,病毒为本,肝炎为标,肝炎为本,黄疸为标,黄疸为本,小便赤少为标,治当以清除病毒为本,治黄疸为标,而治黄疸又当以治肝炎为本。是以大黄为专功,山栀次之,茵陈又次之也,设去大黄而服山栀、茵陈是忘本治标,鲜有效矣。或用茵陈五苓,不惟不能退黄,小便

3、间亦难利。吴又可的论点与方法,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先生在自己的丰富的实践中证实了这些经验。他重用大黄,有时达八钱至一两。   无黄疸症状的肝炎,从辨证论治角度,亦从黄疸论治。辨其一般症状,多有乏力纳呆,恶心尿赤,舌红苔黄等,亦为湿热。先生认为,无论有无黄疸,既然同为肝炎,皆由病毒引起,则其治法大体应同。   急性肝炎的治疗方法:   1.辩证论治:   (1)湿热型:身目俱黄,尿少黄赤,纳呆泛恶。   基本方:1.茵陈蒿汤:茵陈30g 生山栀15g 生大黄24g。2.龙胆苦参汤:龙胆草9g 苦参15g 胆星9g 生山栀15g。   热重于湿:舌偏红,口苦干,尿赤,茵陈蒿

4、汤加川黄连3g 黄柏9g 丹皮9g 连翘15g 龙胆草9g。湿重于热:胸闷苔腻,纳少尿少,龙胆苦参汤加对座草30g 米仁90g 苍术15g 砂仁1.5g 茯苓皮30g。湿热俱重:口渴神烦,舌红目赤,胸闷作恶,不饥不纳,尿少色赤,黄疸指数、转氨酶俱特高。茵陈30g  山栀15g 生大黄30g 板蓝根15g 川黄连6g 黄芩9g 黄柏9g 龙胆草9g 连翘12g  田基黄30g 木通9g 茯苓皮30g 鲜茅根30g 广犀角9g。   (2)寒湿型:即阴黄。黄色晦滞不鲜明,畏寒肢冷,四肢不温,苔白。茵陈茯苓汤:茵陈30g  茯苓9g 猪苓9g 滑石12g 肉桂3g。   2.中

5、草药   先生治疗一般黄疸型及无黄疸型肝炎,擅用民间草药,他临床经验表明这些药下降转氨酶及黄疸有一定效果。且某些药也见于医书,如《医林绳墨》即有部分记载。常用者有:田基黄30g  大青叶30g 马兰根30g 平地木30g 对座草30g 荷包草30g 板蓝根15g 蒲公英30g 秦艽15g 全瓜蒌24g 龙胆草9g 柳树枝60g 青苗60g 鲜茅根60g 半枝莲30g 半边莲30g。   以上药物可酌选数种,亦可加入上述辩证论治方中。   先生主张治疗时尚应虑及患者体质,体弱者可加参芪以扶正,纳差者可加豆蔻、砂仁、藿梗苏梗、生谷芽以醒脾健胃,对宿有胃寒之人或胃有不适者,略加

6、温养胃气,腹胀者加川厚朴、大腹子(大腹皮)以疏畅气机,使其升降有度,开阖有常,呕恶者,加半夏、竹茹和胃降逆,恢复胃气之正常枢纽,口渴加花粉、石斛生津养阴止渴。顽固者加活血化瘀药,以下瘀血汤为主。   先生的经验一般黄疸型肝炎以茵陈汤为主,重用大黄,并加用上述中草药,大多数病人均能收到一定效果。如果疗效不佳,可采取下述措施:1再仔细辨证,用调整机体法,停清热化湿药,或酌加少许。2掉换中草药。3暂时停药观察。   (二)重症肝炎邪入营血,直须凉血散瘀   现代医学分急性肝坏死和亚急性肝坏死。前者病程在1-2周之间,后者自数周至数月。死亡率很高。中医对此早有认识,远在一千年前左

7、右《巢氏病源》即称其“命在顷刻”,清代《医宗金鉴》称其“死人最速。”   前人对本病有不少方贴,经有人使用后认为效果不理想,宋代《妇人良方》卷七有妇人腹中瘀血方论附方桃仁承气汤治瘀血小腹急痛,大便不利,或谵语口干,水不欲咽,遍身黄色,小便自利或血结胸中,手不敢近腹,或寒热昏迷,其人如狂,用桃仁、红花或桃仁、大黄、甘草、肉桂,方中大黄独重,观其症状近似重症肝炎或肝昏迷。先生顿受启发。他认为此方从药物分析,其功用包括两方面,重用大黄以泄热解毒,以大黄桃仁祛瘀攻积。古人如此辨证处方,似有深意。本病因肝炎病毒量大毒盛,有犯人体肝脏,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