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的论文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的论文

ID:10871066

大小:6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8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的论文_第1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的论文_第2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的论文_第3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的论文_第4页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地理科学及地理教育的论文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21世纪议程》等世界性公约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和热烈响应,正日益深入人心。作为面向未来的一种战略新思维,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决策和行动的指针。在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即将走向新世纪的前夜,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思想以及所带来的挑战和契机,对地理科学的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思想及意义(一)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空前的严重的危机20世纪下半叶,当人类社会为现代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建立的辉煌文

2、明欣喜不已时,也同时感受到了空前严重的全球性危机:1.人口危机。“人口问题犹如癌细胞扩散”[1]世界人口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势头不止,每10亿人口的增长时段从80年(1850年~1930年)迅速减少到10年(1983~1993);全球人口若以本世纪70年代~80年代约1.8%的平均增长率递增,不出半个世纪,将突破目前地球生产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极限100亿!2.资源危机。“维持人类生命的四大生物系统——耕地、牧尝森林和海洋的动物区系遭到极度开发”。[2]目前,近1/4的陆地面积受到沙化危害;80余个国家严重缺水;按目前耗费速度,热带雨

3、林50年后将从地球上消失;石油、天然气等难以维持到下世纪中叶!3.环境污染危机。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弥漫天空,酸雨的阴影笼罩大地。“八大公害”成指数性增长,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相当于北美大陆的面积……4.生存与发展危机。.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种种生态灾难与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战乱、灾荒等交织,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陷于空前的困境,世界约1/10的人口终年处于饥饿状态,1/5的人无法摆脱贫困,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台高筑,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为“滞、胀”焦头烂额……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上述危机!数十年追根溯源的探寻令人类震惊:正是地

4、球人自身的短视及无知!近现代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扩大了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范围。工业化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掠夺和破坏,更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当“寂静的春天”不再是梦幻般遥远,“人类将自己埋葬自己”的预言日渐成为现实。人类如何拯救地球、拯救自己,便成为全人类关注并忧虑的首要问题。(二)可持续发——全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本世纪以来,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危机,加速着人们思考和行动的过程。早在30年代,西方曾兴起声势浩大的保护资源运动;60年代初,美国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稍后,罗马俱乐部有“增长的极限”

5、及“人类在转折点上”等报告先后问世,表现出一批有识之士的深谋远虑。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全球合作进行人地关系的研究自此开始。1980年,联邦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组织了“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1991年,有41个国家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北京宣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度举行……从罗马俱乐部到勃兰特委员会;从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到数届联合国环发大会,经过几十

6、年的探寻、辩论、研讨,人们终于认同了面向未来的制胜思想武器——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思想在70年代初便始见端倪,但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由世界环发委员会于8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其基本定义为“既满足于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计划及相关的战略和对策。其目的旨在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谋求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并使人类持续发展的物质与能力基础永续利用。(参见《21世纪行动

7、议程》及《中国21世纪议程》)二、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的任务(一)地理科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柱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题与地理科学自身特点的必然联系,确立了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支柱科学的地位。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旨与地理科学研究目的高度一致。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早在近代地理学创建之初,伟大的奠基人之一,g·李特尔就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布满了人的地表空间”[3],其中心原理是“自然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4]。

8、时至今日,协调人地关系,仍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目的,所不同的只是此问题研究在当今更具紧迫性。正如第24届1gc大会主席m.j.怀斯教授指出的:“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加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