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x线表现的论文

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x线表现的论文

ID:10874927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x线表现的论文_第1页
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x线表现的论文_第2页
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x线表现的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x线表现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X线表现的论文【摘要】目的分析总结乳腺癌x线钼靶诊断的重要性及乳腺癌x线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至2009年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x线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腺癌主要x线表现以肿块伴泥沙样钙化25例,单纯钙化5例,单纯肿块伴毛刺样改变15例,腺体结构紊乱伴局部密度增高者4例,乳晕增厚伴漏斗征5例,乳头内陷者6例。术后病理多为导管内癌、侵润性导管癌、侵润性小叶癌、髓样癌及乳腺小管癌等,以侵润性小叶癌和侵润性导管癌多见。结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有其特征性x线表现。【关键词】乳腺癌钼靶片x线特征表现乳腺癌是妇女

2、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而且趋于年轻化。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的诊断上占重要位置。同时,对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有重要意义。回顾性总结乳腺癌钼靶x线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医师对乳腺癌的x线特征性表现的认识,旨在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1材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收集了2006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患者年龄26—83岁,平均年龄48.5岁,均为女性。其中左侧38例,右侧21例,双侧1例。因扪及到包块或结节就诊35例,乳头溢液8例,乳头内陷者7例,腋窝淋巴结肿大者5例,皮肤粘连5例。1.2方法采

3、用giotto6001型乳腺x线钼靶摄影机,kodak-2000型乳腺专用胶片及kodak单面增感屏暗盒,投照双侧乳腺轴位及侧斜位。2结果2.1x线表现2.1.1单纯肿块或结节40例,表现为高密度或中等密度。大部分边缘毛糙,不光滑,肿块直径大于5厘米6例,5-3厘米9例,3-2厘米15例,2-1厘米17例,小于1厘米13例。肿块伴泥沙样钙化者25例,肿块边缘伴毛刺样改变者15例,无明显肿块仅表现为钙化者4例。2.1.2钙化本组钙化表现为泥沙样伴有细杆状,分支状,呈簇状分布。2.1.3漏斗征和导管相肿块伴乳晕后漏斗征7例,具有导管相3例。2.1.4乳头内陷肿块伴

4、乳头内陷者6例。2.1.5局部血管增粗、扭曲者5例。2.2病理结果侵润性导管癌30例,侵润性小叶癌16例,乳腺小管癌5例,导管内癌7例,髓样癌2例。3讨论自从1969年法国gros首先应用钼靶x线管进行乳腺x线摄影,提高了对乳腺癌的诊断效率。乳腺x线钼靶摄影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特别是发现早期乳腺癌的一种最重要、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也是诊断t0期乳腺癌首先的检查方法。[1]3.1乳腺癌的x线征象3.1.1乳腺癌直接征象(1)乳腺肿块肿块影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x线征象。由于癌肿的边缘常合并有炎性侵润、水肿及癌肿扩展侵润等。肿块的x线测量值多较临床触诊小1—4倍。[2]

5、①乳癌肿块的密度绝大多数高于正常腺体密度,也可以等于或低于腺体密度。②肿块的大小一般乳癌肿块x线测量值较临床肿块大小为小,即lebourgne定律。[3]③肿块的形态可呈团块状、星形、分叶状、结节状等,以团块状最为常见。④肿块的边缘肿块边缘多显示毛糙,典型的呈毛刺样,毛刺长短不一,粗细不等,是由癌肿向周围侵润生长以及对肿瘤结缔组织增殖性反应所造成。毛刺样改变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很高,但手术和放疗后瘢痕、乳腺炎、脂肪坏死等也有类似的表现。(2)钙化是乳腺癌常见的x线征象。有的病例中钙化为惟一阳性x线征象。常见为泥沙样钙化,线状、细杆状钙化多发生在导管内,钙化可发生

6、在肿块内或周围,也可不伴有肿块。病理检查60%—85%乳腺癌可见到钙化,x线片显示率约为40%—50%。x线恶性钙化的特征是:钙化粒微小,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直径一般<0.5mm,形态多为细沙状,针尖状,线状,细杆状,分支状,单位面积内数目较多,较密集呈簇状。本组病例中以钙化表现而确诊者占乳腺癌患者的60%。可见钙化在x线诊断上意义重大,甚至有人认为簇样钙化灶是早期乳腺癌极为重要的x线征象或者是惟一的恶性征象。[4]3.1.2乳腺癌间接征象(1)乳腺组织局部结构紊乱乳腺肿瘤常侵润周围组织结构引起组织的扭曲变形,或无肿块,仅表现为非对称性局限性致密影,此征象在多

7、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如增生、慢性炎症等,但约1/3系癌肿所致,特别是小叶癌。同时应摄双侧乳腺正斜位片,患侧与健侧常有显著的不同,此改变可能是乳腺癌早期的指征,应注意随访或活检。(2)乳头内陷或漏斗征乳头内陷多见于中、晚期的乳腺癌。必须是标准的正或侧位片,此外,应观察对侧的乳房及询问病史,以除外有先天性乳头内陷的可能。漏斗征常见于乳头后的癌肿。(3)“导管相”表现为乳头后一或数支乳导管阴影増密、增粗、边缘粗糙,并指向癌肿方向。此特征并非为特异性,有时在良性病变中亦可见到,但如结合其它所见,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次要征象之一。(4)“彗星尾征或牛角征”此征系乳腺实质被

8、癌肿侵犯或牵拉后所造成,通常位于癌灶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