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生猪产业发展

昆明生猪产业发展

ID:10875905

大小:53.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8

昆明生猪产业发展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昆明生猪产业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推进猪业发展“猪、粮安天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猪、粮是国家、社会安定团结的保证。猪业生产已不仅是农业问题,更是政治、社会、民生的问题。当前,由于国际金融形势的恶化和一场突如其来的甲型H1N1流感结束了生猪产业2007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利黄金时期,还原了养猪产业固有的风险高、波动大的本来面目。仅仅一年的时间,猪肉的价格就从CPI的领跑者变成了拖后者,飞起来的肉价掉头跌落,让生猪产业再次遭遇寒冬。面对生猪产业的严峻形势,昆明绝不会独善其身,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昆明生猪产业如何稳定发展,应当要作为昆明畜

2、牧业发展的战略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一、昆明市养猪业发展现状生猪是昆明市畜牧业的传统饲养畜种,养殖具有广泛社会基础。近几年来,生猪养殖科技推广取得较大突破,生猪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标志养猪业发展的年度出栏率、猪肉产量以及良种覆盖率等指标年年被刷新。十五期间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年均增长分别达4%和5%。2008年生猪产业产值占全市畜牧业产值的75%,昆明市生猪平均出栏率155%,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生猪10出栏数量居全省第二位。(一)生猪养殖规模稳定增长,优势产业区域基本形成。昆明市2008年出栏生猪333.67万头,同比增长2.2%,

3、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宜良、寻甸、禄劝、嵩明、石林等县(区),已建成120余个各类不同标准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和示范村(户),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22.5%。先进养殖方式的推广,有效遏制了动物疫病的发生,净化了农村环境,促进了畜牧经济与人居环境的和谐发展。(二)建立了质量标准体系,优质生猪产品生产初具规模。昆明市制定了的云南省“无公害生猪生产6个地方标准”,以生猪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在官渡、安宁、石林、晋宁、寻甸等县市区采取“公司+基地+标准”的模式发展委托饲养基地,将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既保障农户养殖收益

4、,也实现龙头企业生猪产业链建设中养殖生产质量的全程控制,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每年可向市场提供无公害生猪近10万头,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三)具备了完整的生猪产业链,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饲料生产基地、良种纯繁扩繁基地和屠宰加工流通中心。昆明市形成了优质品种繁育、饲料加工、养殖、食品加工、冷链物流贸易等环节组成的生猪产业链。在各级财政的扶持下,昆明已建设完成了8个国家级种猪项目(原种猪场1个、种猪扩繁场610个、撒坝猪遗传资源保种场1个),建成种猪场49个、猪人工授精点209个,年均改良猪种35万窝以上,良种商品仔猪自给率为10

5、0%,DLY商品猪和PIC等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具备了以正大、神农、西南、广联等一批大型饲料企业为主的优质饲料生产体系,饲料产品质量合格率近5年来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不仅完全满足昆明市生猪产业发展需要,而且成为辐射整个云南省的优质饲料生产加工中心。市内建有一个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3000吨冷库的现代化食品加工城和13个中小型生猪定点屠宰加工场,完备的优质品种饲料保障和屠宰加工流通能力的形成,既满足了昆明市猪肉市场消费需求,又极大地提高了昆明市生猪产业链的市场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四)现代化的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为适

6、应畜牧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兽医体制改革精神,昆明市建立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撑的兽医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了市、县、乡畜牧兽医管理机构的管理、指导、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全市共有畜牧兽医服务机构162个,人员1255人,其中:市级有1个行政执法机构和1个技术支撑机构;县级有11个行政执法机构和14个技术支撑机构;成立了乡级畜牧兽医站142个。此外,昆明市畜牧生产、物流、运输、销售监管网络初步形成,建立了较为健全的耳标追溯体系,使全市生猪疫病预防控制、检疫监督、产品流通监管、质量安全监控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五)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

7、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0一是确保了市内市场供应。实现了从主销区向主产区的转变,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省养猪的重点地区之一;二是在农村特别是耕地面积有限的山区或半山区,生猪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我市生猪的商品率达90%以上,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据调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养殖业收入占37%,其中来自养猪收入约占人均畜牧业纯收入的60%。二、昆明生猪产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一)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投入不足,养猪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健全,与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生猪饲养方式仍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大中型规模养殖

8、场(小区)数量较少,饲养管理水平低,专业化生产水平不高,实施行业标准难度大。三是猪肉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具有一定实力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产品较少,产品外向度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