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培训课件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培训课件

ID:10876789

大小:3.57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8-07-08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培训课件_第1页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培训课件_第2页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培训课件_第3页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培训课件_第4页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培训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培训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除使用功能外,尚有精神方面的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和经济基础。内容:外部形象,内部形象,建筑细部,环境手段:构图规律,如均衡、韵律、对比、统一目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功能与外表的结合§4、1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的要求一、反映建筑功能要求和建筑类型的特征(反映内部空间组合情况)。二、结合材料性能、结构构造和施工技术特点。三、掌握建筑标准和相应的经济标准。四、适用基地环境和建筑规划的群体布置。五、符合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种种规律,并注意古为今用,洋为中用。§4、

2、2建筑构思和构图规律构思:研究抓住实质与关键(需分析),首创地表达方式。构图规律:一、统一与变化要变化,才有活力与生气,但需活而不乱。要统一,才能有整齐、规律,但不能单调呆板。二、对比许多个性特征均为相对概念,只有通过对比才能衬托出来一)数量上的对比大小、长短、粗细、高低均属数量对比。如天安门,中间门大,侧门小而形成大小对比。二)形状对比方、圆、曲、直。如圆形体育馆(北京工人)入口处为长方形,形成对比,从而突出出入口。三)方向对比体型上的方向对比,必然带来受光面和阴影面,相互衬托,层次丰富而清晰的空

3、间效果。四)虚实对比(开敞与封闭对比)五)简繁疏密对比是建筑某部分重点装饰的结果。六)集中与分散对比,断续对比。强调重点,如对构件、阳台、雨蓬、窗的处理。七)光影明暗对比建筑上虚实、凸凹处理形成光影明暗对比。八)色彩与材料质感的对比取得:1变化,2突出重点九)强弱刚柔对比线直---挺、线曲---柔、线粗---强、线细---弱。十)人工与自然对比自然中显精巧,文明中存野趣。三、节奏和韵律(通过三度空间上的变化进行)和对比的作用相反,这是一种本身的加强,即通过一定数量有规律的重复,但常又有规律的变化。注

4、:重复构件不少于3,但又不宜太多,否则过于单调(可变化)一)构件排列上间距的变化。如毛主席纪念堂,遮阳板,退台阶。形式:等距和非等距、恒等和非恒等。二)构件自身的变化1.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如天安门门洞、塔。2.构件形式的变化,如屋檐角上动物形成的变化四、联系和分隔(联系、过渡、呼应)统一与变化的重要手段,即如何把各不同部分组合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联系:a通过第三者作为联系的手段如廊子、庭园、雨棚、窗台线、遮阳板、连接体、水平线或垂直线。b通过建筑各组成部分中的相同处理(色彩、造型、材料、构造

5、),彼此产生共同点,取得内在联系(呼应),如重檐、墙面、窗台。二)分隔:(联系的相反作用)使各不相同部分彼此脱离关系,避免其相互产生混乱,通过分隔也常常获得对比效果,统一中有变化,使各部分既独立完整(变化)又整体统一。五、比例与尺度是其它各种手法的基础,是构图的基本条件与要素。一)比例1建筑整体或它的某个细部本身的长、宽、高度之间的关系。2建筑整体与局部或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关系(相互)。二)尺度建筑物局部或整体对某一物件(人或物)相对的比例关系。注意:透视变小的规律。六、均衡与稳定除体量大小的布局

6、和组织外,应注意色彩和材料质感的不同影响:如:实的重、虚的轻。粗糙的重、光滑的轻。对称均衡(静态均衡),不对称均衡(动态均衡)。对称均衡:有明确的中轴线(如故宫),但较少。不对称均衡:较多,常以主要出入口、交通口等作为取得平衡的中心,通过采取不同大小体量之间、高低之间、虚实之间、大小色块分布之间等的平衡以达到不对称均衡。§4.3体型和立面设计一、不同体型特点和处理方法。一)单一性体型特点:轮廓分明,体型完整,平面多为矩形、圆形、多边形、三角形、Y字形等,包括一些空间结构。要求:功能关系复杂时,对各种

7、不同用途的大小房间,应合理地、有效地加以简化,从而概括在一个简单的平面空间中。二)单元式组合延续、重复(由若干相同的单元组合重复,3个以上)。特点:无中轴线,无主次和对比关系,自然、平静、和谐,连续不断。要求:单元本身要有良好的造型,且要有一定数量。(不少于3个,但也不宜太多,否则单调)。三)复杂体型不同大小、数量和形状的体量组成。特点:有重点、中心、主次。要求:1、做好各体部及整体的综合分析工作,各体部尽量精炼,高度概括。2、分析、布置好主、副之间的关系,(通过大小、形状、方向、高低、色彩等对比,

8、采用高低错落、纵横穿插等方法达到体型有起伏,轮廓丰富的效果)。3、各部分尤其主、副体之间的联系。廊子、联接体、或处理手法上的一致性等。四)成对式体型成对、成双出现。特点:无主次之分,无主体中心。要求:为两个等体结构。五)其它如平面单一又不等高、台阶式等。二、体型的转折和转角处理一)等高单一体型道路转折∟,大弯道二)主、副体相结合的体型三)局部升高以塔楼为重点的转角处理。四)其它方法三、体量之间的联系和交接一)宜直角相交,避免锐角相交。直接连接二)咬接三)廊接四)连接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