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开挖口放样原理

边坡开挖口放样原理

ID:10877310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8

边坡开挖口放样原理_第1页
边坡开挖口放样原理_第2页
资源描述:

《边坡开挖口放样原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挖方段开口桩的测量放样方法!  2007-04-0517:43:18

2、  分类:技术探讨

3、  标签:知识产权  

4、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关于挖方段开口桩的测量放样方法  摘  要   本文是高速公路挖方路段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关于开口桩的测量放样的经验总结。本文介绍了水准仪和全站仪两种放样方法。  关键词   挖方段  开口桩  放样1 引言  辽宁省路桥建设一公司机械化土方施工处在丹东至大连高速公路丹东至庄河段第二合同段负责K11+800____K12+380挖方段的施工。在挖方段施工中,开口桩的放样,对挖

5、方的边坡坡比是否准确,及复核占地界是否准确和截水沟等附属工程的放样是否准确,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 两种测量放样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总结出两种测量放样方法。分别是水准仪和全站仪放样。2.1 水准仪逐步递进法放样  在施工放样中,使用水准仪采用逐步递进法放开口桩:  上坡情况:首先,经过内业计算出边坡设计坡脚的有关数据,主要包括坡脚至中桩的距离L和坡脚的设计高程H。外业当中,首先用全站仪放出中桩,根据内业计算,现场定出坡脚桩(设计坡脚桩正上方与地面交点),用水准仪测出该处坡脚桩高程,计算出距设计

6、坡脚高程的高差h。根据设计坡比计算出该坡脚桩处高差h的水平距离L1,按水平距离L1向上坡方向定出桩1。再测出桩1和坡脚桩的高差h1(为正值)(即桩1距设计坡比线的高差)。再根据设计坡比计算出桩1处高差h1的水平距离L2,按水平距离L2向上坡方向定出桩2。同理,逐步递进,直至计算到地面点距设计坡比线的高差h为0的地面点,即开口桩。此种放样方法适用上坡情况。对于下坡情况,和上坡基本类似。  下坡情况:首先,经过内业计算出边坡设计坡脚的有关数据,主要包括坡脚至中桩的距离L和坡脚的设计高程H。外业当中,首先用全站仪放

7、出中桩,根据内业计算,现场定出坡脚桩(设计坡角桩正上方与地面交点),用水准仪测出该处坡脚桩高程,计算出距设计坡脚高程的高差h。根据设计坡比计算出该坡角桩处高差h的水平距离L1,按水平距离L1向下坡方向定出桩1。再测出桩1和坡脚桩的高差h1(即桩1距设计坡比线的高差)。再根据设计坡比计算出桩1处高差h1的水平距离L2,若h1为负值按水平距离L2向上坡方向定出桩2(若为正值向下坡方向)。同理,逐步递进,直至计算到地面点距设计坡比线的高差h为0的地面点,即开口桩。  在外业测量中,会出现上坡、下坡同时存在的情况,那

8、么根据上坡情况、下坡情况,灵活运用此种逐步递进法。还有挖方边坡有几级台阶的情况,则按照不同设计坡比分别考虑。2.2全站仪放样  在挖方段通视良好、边坡基本成型后,可采用全站仪放样法。目前,全站仪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应用比较广泛,充分利用全站仪的测距和测坐标功能能很快的、方便的进行挖方段开口桩放样。具体的放样过程是:首先把挖方段的相关资料准备齐全,其中有桩号;坡脚跨度L;坡脚高程S;挖方段各级坡率I;坡脚距最顶层平台外边缘距离K;坡脚距最顶层平台的高差H。资料准备齐全后,用全站仪在现场测出中桩的坐标(A、B、Z`)

9、和假设开口桩的坐标(X、Y、Z),此处的坐标可以是相对坐标,用计算器算出中桩和开口桩的水平距离l1,利用全站仪的高差读数,后视高程及后视读数,计算出假设开口桩的高程,根据此高程和准备的资料求出假设开口桩与中桩的距离l2,l1与l2的差为正值,开口桩的实际位置应该往路基中线方向(l1-l2)距离,反之为负值,开口桩的实际位置应该背离中线方向(l1-l2)距离。反复移动,直至两者之差为零,此时棱镜所在的点即为该桩号的开口桩。在实际测量当中,为了加快放样速度可以把l1-l2的等式编上程序放到计算器中,在放样的过程中

10、方便使用。计算器编程公式ΔL= ((A-X)2+(B-Y)2)-K-L-(M+Z-S-H)*I(对应的字母含义见附图);如果全站仪测出的是绝对坐标,和上面同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