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

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

ID:10880750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_第1页
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_第2页
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_第3页
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显微镜油浸系物镜的使用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2、学习和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3、用油镜观察各种细菌的形态。二、实验原理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可分为光学系统和机械装置两大部分。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5~100倍)、目镜(5~20倍)、聚光镜和光源系统4个主要部件;其次还包括滤光片、载玻片和盖玻片。机械装置包括:镜座与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载物台与移动器、粗调焦机构、微调焦机构。微生物学研究用的显微镜通常有低倍物镜(16mm,10´)、高倍物镜(4mm,40-45´)和油镜(1.8mm,95-100´)

2、3种。油镜与其他物镜的不同是载玻片与接物镜之间,不是隔一层空气,而是隔一层油质,称为油浸系。镜头油常选用香柏油,因香柏油的折射率n=1.52,与玻璃基本相同。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可直接通过香柏油进入物镜而不发生折射。如果载玻片与物镜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称为干燥系;当光线通过载玻片后,受到折射发生散射现象,进入物镜的光线显然减少,这样视野的照明度就减低了。利用油镜不但能增加照明度;更主要的是能增加数值口径。因为显微镜的放大效能由其数值孔径决定的。所谓数值孔径,即光线投射到物镜上的最大角度(称镜口角)的一半正弦,乘上玻片与物镜间介质折射率所

3、得的乘积,可用下列公式表示:NA=nsinθ;数值孔径的大小又是衡量一台显微镜分辨力强弱的依据;分辨力是指显微镜能辨别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分辨力=λ/2nsinθ;式中:λ:光源波长,可见光波长为0.4~0.7μm;n:介质折射率,香柏油、水和空气的n值分别为1.52、1.33和1.0;θ:1/2最大入射角,最大入射角取决于物镜直径和工作距离,最大为120°。三、实验器材1、菌种:乳酸链球菌、八叠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多种细菌的涂片。2、试剂:香柏油、二甲苯。3、仪器及用具:普通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等。四、操作步骤1、将显微

4、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4cm,坐正。2、将低倍物镜(10´)旋到镜筒下方;聚光器调至最高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调节光源直至视野内得到最均匀最适宜的照明为止。3、低倍镜观察低倍物镜(10´)视野面广,焦点深度较深,为易于发现目标确定检查位置,故应先用低倍镜观察为宜。先将标本玻片置于载物台上(标本朝上),并将标本部位处于物镜的正下方,转动粗调螺旋,眼睛看目镜,同时慢慢旋转粗调节螺旋,至视野内出现物象后,改用细调节螺旋,上下微微转动,仔细调节焦距和照明,直至视野内获得清晰的物象,及时确定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移动推动器。将所要

5、观察的部位置于视野中心,准备换高倍镜观察。4、高倍镜观察将高倍物镜(40´)转至镜筒下方(在转换物镜时,要从侧面注视。以防低倍镜未对好焦距而造成镜头与玻片相撞),调节光线亮度适中,再仔细反复转动微调螺旋,调节焦距,获得清晰物象,再移动推动器选择最满意的镜检部位将染色标本移至视野中央,待油镜观察。5、油镜观察用粗调螺旋下降载物台,转动转换器将油镜转至镜筒正下方。在标本镜检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慢慢转动粗调螺旋,上升载物台,并从侧面注视,使油浸物镜浸入油中,直到几乎与标本接触时为止(注意切勿压到标本,以免压碎玻片,甚至损坏油镜头)。眼睛看目镜

6、,微微转动粗调螺旋,下降载物台(注意:此时只准下降载物台,不能向上调动),当视野中有模糊的标本物象时,改用细调螺旋,并移动标本直至标本物象清晰为止。如果下降载物台已使镜头离开油滴又尚未发现标本时,可重新按上述步骤操作直到看清物象为止。仔细观察并绘图。换标本观察时先下降载物台,更换标本,依次用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观察,绘图,重复观察时可不加或少加香柏油。6、观察完毕后的工作观察完毕,下降载物台,移开物镜镜头,取下标本片,清洁油镜。★油镜清洁方法: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擦镜纸沾少量二甲苯擦去镜头上残留油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

7、去残留的二甲苯。切忌用手或其他纸擦镜头,以免损坏镜头。可用绸布擦净显微镜的金属部件。将各部分还原,将接物镜转成八字形,再向下旋,不能正对聚光器,同时下降聚光器。罩上镜套,然后放回镜箱中。五、实验报告1、实验目的和原理2、基本操作过程3、实验结果:绘图说明你观察到的细菌的形态,注意标明物镜放大倍数和细菌名称。4、思考题:使用油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必须使用镜头油?实验三、细菌染色技术——简单染色一、目的和要求1、学习微生物涂片和染色的基本技术。2、学习和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法。3、巩固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细菌的细胞小而透

8、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用于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碱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3大类。碱性染料的离子带正电荷,能和带负电荷的物质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