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

八、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

ID:10883848

大小:3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8

八、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_第1页
八、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_第2页
八、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_第3页
八、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_第4页
八、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2010年高考作文备考应试技巧作在语试卷中起到半壁江的作用,而很多考生因一些本能避免而没能避免的作通病,得分较低,尤其是高考语网上阅卷后,像审题不当、扣题不准、主题杂乱、宿构套袭、内容空洞、语言干巴、结构混乱、体不清、庸俗低幼、书写难看等等。高考在即,坦诚地与大家交流,把阅卷老师的切身体会告诉大家,不要漠视考前的作训练。一、了解网评,顺应时势网上阅卷简便快捷,但阅卷老师的工作量大,时间紧,任务重,那些“语言低幼化、构思平板化、立意谜语化、内容庸俗化、书写随意化”的“五化”作,会大大败坏老师的阅卷情绪,这类作不会得到40分以上的成绩。另外,与传统阅卷相比,网上阅卷的回视率低,看一篇

2、需要三四屏幕,在屏幕的右边还要输入至少4个分值,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观点鲜明、扣题紧密、表达干练晓畅、过渡紧凑、书写工整清晰、凤头猪肚豹尾的作倍受阅卷老师的青睐。所以知彼知己,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二、学会审题,准确立意首先加强审题立意训练。立意准是得到内容分的基本前提,“题好一半,题跑一半分”。若审题失误、角度失当、立意失明,即“跑题”,那你的最多得到基本分,即使你的语言再有采,事例再丰富新颖等,也成了绣花枕头了。而审题立意训练的最好材料是最近两三年的全国各地市高考作题,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异同,在“同”的方面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摸出普遍性的东西在“异”的方面深入分析,摸准特点与方向。随着

3、更多的省市自行命题,别具特色的高考作题呈现出多样性、特色性。命题指向多体现出现实意识、作的自由意识和引导意识。其总体走向就是: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发展个性,突出人本,鼓励合理的创新。概括总结近几年出现的作类型,抓住“类”的特征,解构材料或话题。有的话题看似很容易,但要把握住重点,弄清隐含的真正含义,必须费番脑筋,像2007年东的作“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重点核心应是“记忆”,而记忆是虚的,它要以人、物、事、话等为载体,且这些载体的背后都有价值和意义,值得去铭记。这个记忆可以是过去的,也可是现在相对于未的。时间是一个过程,它和记忆是双向关系,它能使记忆淡化或强化,对记忆进行提炼与升华。

4、“不会风化”是明确地限定“记忆”不是瞬时的而是历时的,历时的结果必须是得到强化。这就隐含地告诉考生在表述中不能没有对事物内涵、价值、意义的揭示,叙写事一定要明晰深刻,阐述观点一定要追因究果,简单地罗列现象材料。而事实证明2007年的考生多数并没有注意到这些。概括地说要做到析题三步骤:析题围(对象、范围),析题穴(题目深透的要害处,析题眉(题目蕴涵的观点态度)。对于给材料型作,要特别给予重视,务必要加强审题立意训练,对所给材料要认真分析,准确抓住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主旨和规定话题立意。如果材料只是对话题的提示和引出,帮助考生打开思路,便于考生类推,或只是引出一个话题,那么可以不扣材料;

5、如果材料是对话题的限定,那就非扣不可了,话题虽然广阔无边,但只能按材料限定的范围写。高考这类作试题结构目前大致定型为四个部分——背景语、启示语(漫画中的注释语)、限制语、强调语。审题立意要做到:1.从背景语入手,审清思维模式——解决好“怎么想”的问题。2.从限制语入手,审清主旨——解决好“是什么”的问题。3.从启发语入手,审清写作重点——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4.从强调语入手,审清写作要求——解决好“怎么写”的问题。对于出现的命题作、材料作、看图作等,也要作一些相应的训练。力求在到10分钟内就能准确、全面地读懂题目,吃透命题意图,明确写作范围,总之,做到“一个中心,三字法则”“一个

6、中心”是指虚(喻意、弦外音)入实(生活、社会)出;“三字法则”是指“精”“准”“深”。要并据此确定自己的作的主旨和和主要材料,列写作提纲,确立写作体裁与思路,由此才能写出“适销对路”的高分之作。总之,审题立意训练要达到的目标是——对题意理解准确,表述明确,立意深刻。而立意时务必要跳出四个小圈子。一是跳出物质性的小圈子,进入精神世界的理性思考,使思想有高度;二是跳出个人圈子,从他人、社会、国家乃至人类的视角上换位思考,分辩是非,权衡利弊,使观点有高度;三是跳出眼前的小圈子,适当进入历史的昨天与前天,以古谏今,使见解有深度:四是跳出生活现象的小圈子,进入化层面透视社会明,使思维走出简单肤

7、浅,进入哲思睿语。当然,审题入题训练还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如,不少学生审题时用一目十行的速度,用不到一分钟,一叶障目,顾此失彼,断取义:或读材料时心猿意马,注意力不在理解材料上,而是一味想投机取巧,在关注背好的材料和怎样与题意套联,结果理解歪曲了材料和话题的本意;或者一边读材料一边就急于构思自己的应试,心有旁骛,从而也造成了选不准角度,中心散乱不清。冷静、客观、全面理解材料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很重要,这是高考作得高分的基本点。比如以“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为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