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

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

ID:10886511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_第1页
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_第2页
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_第3页
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_第4页
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困境与出路论文..毕业论文关键词:社会转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缺陷对策论文摘要: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大量出现,农村社会养老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和紧迫,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本文在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决策与建议。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一)保障水平低,难以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要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作为国家“九五”计划的一项重点农村民政工作的头等大事,民政部门以及政府其他部门投人了相当大的精力,但

2、距离满足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尚有相当的距离。《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规定..毕业,保险费的缴纳标准实行多档次,月标准分别为2元、4元、6元、8元、10元、12元、14元、16元、18元、20元,供不同的地区以及乡镇、村、企业和投保人选择。缴费最长年限为40年,受益者从满60周岁开始领取养老金。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仅仅是刚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农民选择的缴纳档次大都很低。按照民政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计算表》计算,农民每月交费2元,交费10年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4.7元,15年后,

3、每月可以领取9.9元;若每月交费4元,10年后每月领取9.4元;15年后领取20元。且投保年龄越高,积累时间越短,收益越少。若再考虑到利率下调、通货膨胀、管理费等因素,农民领的养老金更少,这点钱对农民养老来说,只是杯水车薪,所起到的保障作用十分有限,此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区域性不平衡现象也比较突出。2002年我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5461.8万人中,东部10省(自辖市)有2832.2万人,占51.9%,人均保费达到了86.9元;而西部地区参保人数则仅为748.1万人,人均保费2元。(二)制度上的可持续性差。这是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

4、一个致命伤。自从1991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开始,全国各地特别是较富裕的农村地区,对推行这项制度热情很高,工作也做得十分到位,甚至有些地方因为农民投保率高,成绩突出,得到了民政部的大力表扬,并被树立为全国各地学习的样板。然而这项制度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却出现了滑坡现象。有些曾受表扬的典型地区,时隔不久却已经解体了。个中缘由在于,从制度的建立、撤消,到费用的筹集、运用以及保险金的发放,都不是按照严格的法律程序,而是按照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执行的,不是政府与农民的一种规范性、持久性契约。养老保险缴费是一个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过程,农

5、民在年轻、收人较高时候缴费,在老年时收人过低、需要照顾的时候,期望能用养老金来安度晚年。但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农民对自己有信心,能够有比较高并且稳定的收人,能保证持续稳定的缴费;二是农民对保险基金的管理者有信心,坚信管理者能够管好用好这些基金,届时得到更多的回报;三是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连续有信心,这项制度能够持续开展到农民老年获得回报之后,而不至于中途解体;四是能够与社会发展同步,共享发展成果。这四个条件都令人怀疑,首先农民不像城市职工有稳定的收人来源,农村经济脆弱,农民收人受气候及市场行情影响较大,增收困难,难以保证缴费的

6、稳定持续;从基金的管理上看,许多挪用、贪污社保基金案件的发生,让农民心怀忧虑;从政府方面来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是在法律基础上建立的,受行政因素影响较大。(三)制度的社会性缺乏。《方案》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要坚持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是由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国家的财力有限,城市的社会保障尚且受困于资金紧张的局面,农村更无力顾及,因而资金的筹集只能依赖于集体和个人。由于《方案》对集体补助比例及不予补助的处罚缺乏具体而详细的规定,因此在实际资金筹集过程中,集体的补助因地而异。在乡镇

7、企业发展比较好的地方,集体经济有一定的实力支撑农村养老保险,或者农民家庭收人由于经营特色农业而较高且集体经济因之较强的地方,集体补助不存在太多障碍,而集体经济实力比较弱的农村地区,集体无力补助。大多数农村集体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同时,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减少本地企业的经济负担,尽量缩小这一比例,甚至为零。随着这一部分补助的减少,国家对农村养老费的“政策扶持”失去了现实作用,农村养老费筹资变为实际上的“全部个人缴费”、过于强调个人的责任,实质上是一种带有明显的自我保障性质的储蓄性养老,或者说是一种政府办的储蓄性商业保险,根本不具备应有的

8、“社会性”。(四)覆盖面小,互济性差,风险大。一是参保人数比较少,二是参保农民多为乡村干部和乡(镇)村办企业职工,纯农业户较少。三是有悖于保险的大数法则,互济性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