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江西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ID:10887257

大小:3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江西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_第1页
江西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_第2页
江西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_第3页
江西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_第4页
江西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江西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江西赣南采茶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研究姓名学号院系导师【摘要】江西赣南采茶舞的存在有着其独特的根基,它是历史沉淀的结果,饱含当地人文内涵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新时代下继承和发展赣南采茶舞刻不容缓。通过创作更多新的音乐,吸引和培养更多赣南采茶戏的编创、表演人才,加强对外交流,推动开发采茶舞旅游事业,定能为赣南采茶舞的传承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关键词】赣南采茶舞特点传承发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自然环境孕育一方文化。江西省赣州市,古为虔州,现俗称赣南,历史悠久。于都禾丰遗址的发掘证实了赣州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另外赣南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章贡两条江数千年来孕育着两岸人民。赣南采茶舞就是从赣

2、南三角戏中脱离、与赣南采茶戏共同影响发展而来的,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一、江西赣南采茶舞的特点及其价值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文化底蕴都会影响当地人民的文化活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都不是偶然的,需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联系。江西赣南采茶舞的存在有着其独特的根基。(一)历史沉淀的结果由于赣南地区丘陵较多,当地人民无法大面积种植水稻,为了生存,他们在山上垦荒种茶。在世代劳动人民的努力下,清朝赣南已经成为著名的茶区,特别是九龙茶。清同治《赣州府治》载:“九龙茶,出安远九龙嶂,雍正五年;巡道王世绳取以进贡”。赣南茶园兴盛,茶叶也享有盛誉。一切艺术都是来源于生活,劳动人民爱劳作之余也需要

3、鼓动劳作、消除疲劳的娱乐形式,赣南采茶歌就这样应运而生了。采茶歌传唱广泛,受到劳动人民的喜爱而不断发展,劳动人民将采茶歌配上当地的民间歌舞灯彩与茶篮、纸扇,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茶篮灯。赣南采茶舞从明朝万历年间开始孕育,赣县王母渡下邦乡《李氏族谱》记载:“开园摘茶前夕,皆有唱茶歌、舞茶灯之古习”。明朝末年,当地人民接着根据客家生活情趣编排具有两旦一丑的小剧《板凳龙》,创作出了一种由人民集体创作集体表演的形式——三角戏。乾隆年间,记载陈文瑞作《南安竹枝词》中日:“淫畦小唱数营前,妆点风流美少年.长口演唱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三角戏是采茶戏的雏形,也是采茶舞的根源,采茶戏和采茶舞在发展过程

4、中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形态。赣南采茶舞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是经历了岁月的打磨和沉淀的。由于舞蹈思想大多是传达男女之情,舞蹈动作也是以模仿劳作、模仿动物为主,虽在民间受到广泛喜爱,但是赣南采茶舞被封建统治者所鄙夷,认为其难登大雅之堂,到乾隆年间发展到禁演的地步。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文化事业复兴,推行“百家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赣南采茶舞才得以重见天日,重新迎来了发展的曙光。如今的采茶舞已经走出赣南,走向全中国乃至走向世界了。(一)饱含人文内涵赣南地区长久以来客家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从客家遗址到客家习俗都证明了这一点。而这种独特的文化也影响了赣南地区人民的风俗习惯、审美标准等

5、等,同时本地区的文化底蕴也由此定下基调。采茶舞伴随着客家文化的发展而逐步展现其独有魅力,相对的,采茶舞饱含了当地特有的人文内涵。采茶舞是民俗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我国其他地区的“农乐舞”一样,都是表现劳动生产场景的。客家人性格豪爽风趣,这对采茶舞的表现形式、表演风格都有着不一般的影响。采茶舞的舞蹈动作独具一格,这种奇特的舞蹈动作与当地的客家文化是分不开的。例如,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中仅此一例的单水袖就深深烙下了客家文化的烙印。客家人信奉祖先,相传单水袖就是为了纪念失去一只手臂的采茶舞鼻祖而创立的,以单手甩出各种水袖花来传达这种感情;另外,客家人还信奉图腾与神物,特别是对犬的崇拜到了

6、图腾的地步,因为相传犬曾救了采茶舞鼻祖的性命,因此他们将袖子加长模仿狗的尾巴,并模仿狗的姿态。无论是哪一种传说,都证明了单水袖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无独有偶,扇子花的技法更是与茶区的生活分不开了。明清之前,手工作坊的制茶工艺需要用大扇子不断扇风来保证锅内茶叶不至于太烫而保证茶味,这大扇子扇着扇着,慢慢地就从生活劳动中发展成为了采茶舞中的一大绝。赣南地区的语言也独具特色。区分一个地区文化差异主要是通过语言的语音、语调的差别,这也决定了各个文化之间的特色。采茶舞所采用的音乐主要是赣南传统的曲牌、曲调。“传统曲牌唱腔的风格特点为:高音起腔;曲牌尾句的归腔往高走向;高起底落的归腔;唱词中衬

7、词的巧妙运用;地方语言与旋律有着紧密关系;正、反同一曲牌的变化对比鲜明;同一曲牌的多种演唱方法;润腔的变化细腻;男女对唱的演唱;有些传统唱腔曲牌的演唱与劳动节奏和情绪结合的天衣无缝;非常讲究音韵。”张宁俊、黄玉英:“赣南客家采茶戏传统曲牌”,《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版。这与其他舞蹈音乐是有很大差别的,三腔一调委婉动听。(二)艺术价值浓厚由于赣南采茶舞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表演对象主要是下层劳动人民,因此其内容贴近生活、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