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ID:10888924

大小:3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8

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_第1页
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_第2页
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_第3页
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临床观察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摘要] 目的:观察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耳背割治放血,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片。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评分。结果: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虽然没有经过统计学处理可以看出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来讲有着副作用小、施术方便、费用低廉等特点。结论:耳背割治放血治疗银屑病总体疗效优于口服甲氨蝶呤组。[关键词] 银屑病;耳背割治放血;甲氨

2、蝶呤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久治不愈的疾病之一,属于“顽癣”范畴。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对60例银屑病患者分别采用耳背割治放血与口服甲氨蝶呤片进行了临床观察治疗,先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银屑病患者。采取按就诊顺序随机编号(单号分入治疗组,双号分入对照组)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17至53岁,平均35岁;病程8个月至20年。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

3、例;年龄20至56岁,平均38岁;病程2个月至34年。1.2诊断标准:参考《临床皮肤病学》[1]和《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2]制定:大小不等的丘疹,红斑,周围有炎性红晕,基底浸润明显,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边界清楚,好发于肘、膝关节伸侧和头部或身体任何部位呈对称性发生,少数患者手指(脚趾)甲和黏膜亦可被侵及。与季节有关,有夏季增剧,秋冬自愈者;也有冬春复发,入夏减轻者。1.3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16至65岁;志愿加入这次观察治疗并可遵照医嘱停止服用或外用其它治疗银屑病药物者。1.4排除标

4、准:年龄≤16岁或≥65岁;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精神病患者;治疗中自行使用其它药物或自行停止治疗及观察资料不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转为其它型银屑病如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患者。2、治疗方法2.1治疗组:施术时令患者自然深呼吸保持全身肌肉放松端坐于凳子上,医者戴一次性医用手套在患者一侧耳背部用拇手指肚力量适中地上下反复揉搓至发红、发热且见心穴点局部浅表静脉暴胀,常规消毒后医者左手拇食指捏住耳垂向下将耳背拉平,中指由耳甲艇部向耳背方向顶,右手持无菌小号手术刀用刀尖部顺着暴胀浅表静

5、脉纵向方向准确、快速、轻巧地划一约0.5厘米的小口(以划破暴胀浅表静脉外壁但不致损伤耳软骨为度),划后用蘸有酒精的棉球反复擦拭刀口令血自然外流,待出血约1毫升时用碘酒消毒后创可贴贴包好即可。每周两次左右耳交替施术,15次一疗程。休息10天再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施术时一定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继发感染;割治时手法一定要掌握好防止手法不当划破耳廓软骨;割治前应对患者作好相关解释工作,防止晕针。嘱患者平时禁食牛、羊肉、鱼虾海味、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2对照组:每日口服甲氨蝶呤片2.5毫克,连服5天,休息2天,再

6、服5天,再休息7天。如此周而复始治疗15次为一个疗程,休息10天后再进行下个疗程的治疗。在用药期间不能同时服用磺胺类、水杨酸类、四环素族、氯霉素、对氨基苯甲酸及苯妥英钠等药物。血浆白蛋白下降时及时补充纠正。服用甲氨蝶呤期间尤其要注意禁酒。3、疗效评定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评定标准:以银屑病皮损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评定疗效[5]。基本治愈:百分率>95%;显效:百分率>61%至95%;好转:百分率>31%至60%,无效:百分率<30%。总有效率=(基愈例数+显效例数)/总病例数×100%。疗程

7、结束后进行疗效判定。3.2治疗结果见表1表1两组有效率比较组别例数基本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治疗组301个疗程后0913830%2个疗程后4205180%对照组301个疗程后016856.67%2个疗程后2173573%4、讨论银屑病是皮肤科常见的久治不愈的疾病之一,属于“顽癣”范畴。相当于中医学的“牛皮癣”;“白疕”;“庀风”;“松皮癣”。历代医籍均有详细论述,如《诸病源候论》言:“干癣但有医郭,皮枯索痒,搔之屑出是也。”《外科证治全书》曰:“白疕(一名疕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

8、至肢体枯燥拆裂,血出痛楚。”《医宗金鉴》亦言:“癣疮,其名有久,一曰干癣,搔痒即起白屑,索然凋枯……五曰松皮癣,状如苍松之皮,红白斑占相连,时时作痒。”等等。中医学认为此病多由于七情内伤、气机壅滞,郁久化火,以致心火亢盛;或因饮食失节,过食腥发动风食物致脾胃失和、气机不畅、郁久化热,又外受风邪夹杂燥热之邪客于皮肤;或因风、热之邪结果于机体而引起邪气聚结致气血失畅,则皮肤失于濡养;或由于营血亏耗,生风化燥,更兼风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