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

ID:10889060

大小:407.51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8-07-08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_第1页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_第2页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_第3页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_第4页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传播学教程60《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传播学教程》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一、传播(已考名解)1、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特点:1)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一定的共通空间;5)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3、类型:1)非人类传播2)人类传播:非社会传播社会传播——人的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二、传播与信息1、

2、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信息: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2、信息的功能:反映事物内部属性、状态、结构、相互联系以及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3、信息的分类:两分法: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三分法: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4、、信息的本质:信息是物质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5、社会信息:(1)定义: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3、即除了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称为社会传播。(2)特点:1)社会信息及其传递并不是单纯地表现为物理或生物条件的作用与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类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2)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本身,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因此,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60《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三、传播学1、定义: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2、社会信息系统(1)特点:1)一个开

4、放性的系统;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3)可以自我创造、自我完善;4)具有双重偶然性。【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1.指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2.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因为它以人为主体,人类的活动既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又受到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得社会信息系统成为多变量的系统,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2)运行中存在的问题:(1)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

5、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等。(2)传播隔阂:由于社会信息系统存在众多变量,系统更复杂,更具有不确定性,加之系统的参与者具有特定的价值观、利益和意识形态,因此产生了传播上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即传播隔阂。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之间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的隔阂等。3、传播学的任务:通过对社会信息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和发现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由此来

6、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四、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两种方法系统:(1)定性研究方法系统定性研究方法指建立一套概念体系,借助于理论范式,进行逻辑推演,并据此揭示假设的命题,最后得出理论性的结论。程序:资料收集——分析定性资料——辅助分析——分析程序(分析归纳、建立理论)——得出定性研究报告。类型:人文科学定性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定性研究方法。(2)定量研究方法系统定量研究方法又称量化研究或实证研究,在占有大量量化事实的基础上,描述、解释和预测研究对象,通过逻辑推理与相关分析,提出理论观点。程序:建立研究假设——确

7、定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主要类型:实地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实验法和个案研究法。60《传播学教程》笔记整理终结版(接上)定量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法源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是美国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方法。拉扎斯菲尔德是最早将此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的学者。具体步骤:提出研究假设——确定实地调查的总体范围和样本——分为全面普查与抽样调查两种——确定抽样方案(随机或非随机抽样)——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特点:基本不受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较客观、全面、准确。但对实际对象的相关性概括

8、不佳。2、内容分析法contentanalysis(已考多次)20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由拉斯韦尔首先使用。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是分析信息内容的一种系统方法。特点:(1)客观性。必须要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2)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3)普遍性。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