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论文

试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论文

ID:10895298

大小:5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8

试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论文_第1页
试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论文_第2页
试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论文_第3页
试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论文_第4页
试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孔子音乐教育思想与现代素质教育论文内容摘要: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以礼乐教育为主,通过礼乐教育,使人们得到审美情感培养。孔子将培养理想健全的人格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对内容摘要: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以礼乐教育为主,通过礼乐教育,使人们得到审美情感培养。孔子将培养理想健全的人格作为音乐教育的目标,来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对历代统治者施行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等级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束缚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限制了音乐创作与实践的自由。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

2、,培养创新型人才,强调音乐对素质教育作用的时代,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却有着新的意义,其思想仍然具备重要的理论价值。关键词: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礼乐教育和谐社会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从整体上讲就是礼乐教育思想,成为后来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主体,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成为历代统治者施行封建统治、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工具。伴随着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孔子的礼乐教育思想虽然束缚了音乐的发展,限制了音乐创作与实践的自由,但作为教育系统性的反映,却体

3、现了孔子音乐教育思想是以培养人的理想人格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孔子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孔子音乐教育的内容具有自身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构成其音乐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并将音乐教育视为教育的重要途径,或者说是教育过程的最后完成阶段。孔子在《论语》的教学科目上,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以《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书”为基本教材。《论语·述而》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内容包括了“知”(智)、“勇”“艺”“义”“礼”“乐”诸方面。孔子《论语·泰伯》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体现了孔子所讲之“乐”,其中包

4、含了两方面的意义。第一,是《论语·宪问》中所讲“文之于礼乐”之乐,是讲伴随着“礼”,对音乐的学习与实践。强调《诗》的颂诵要结合礼乐,音乐实施的过程同样要结合文、礼。第二,是对音乐教育这一行为的完整概括,讲受教育者通过对《诗》的弦歌颂诵,得到内心情感意象、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和陶冶。这其中包括了人的心智聪慧(“知”)与意志体魄(“勇”),并涵盖了人们的社会礼仪与行为规范,使人们在行为修养、人际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陶冶与培养。这就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通过诗乐与礼仪的学习,实现礼乐教化之目的。反映出孔子所讲之乐,远远超出了一般人所讲的属于“艺”的音乐的范

5、畴,也超出了外求于礼、内求于乐的礼乐同一层次之“乐”。其教育思想始终离不开以音乐教育为手段,完成诗乐与礼仪的学习为先决条件,实现其教化作用为最终目标和任务,形成了孔子具有现代美育意义的音乐教育思想。这种对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渗透到人的全面素质培养和发展以及世界观的改造等各个方面,也证明了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已经超出了一般的音乐教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也是孔子对音乐教育全过程的整体概括,也说明了这一教育过程,是由音乐教育来得以完善的。体现了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在孔子整体教育思想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孔子音乐教育思想的道德含义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人的

6、全面发展和培养为主要目标和任务,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过程中,尤其重视人的道德的培养,所以,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更加重视音乐实施的道德含义。《论语·泰伯》对音乐教育行为的概括,首先提出了“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将仁义道德放在首位。为实现孔子理想中的道德规范,则是“立于礼,成于乐”,将音乐教育视为实现孔子理想中道德规范的重要环节。孔子理想中的道德规范,要从孔子思想的“礼”与“仁”谈起。根据《周礼》的有关记载,诗、乐与礼仪共同构成了音乐教育行为的完整实现。“乐”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礼”则是封建统治者的典章制度、礼仪形式。所谓“兴于诗,立于

7、礼”,便是立足于礼仪活动,贯穿于合乎规则的诗乐演出之中,形成合乎孔子理想中道德规范的音乐教育行为体系。这一体系渗透着“仁”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具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积极的一面。从消极的方面讲,也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这种尊重人格独立的思想,体现了封建礼教制度下的人道主义和一定的民主性,形成了孔子的思想核心。这与孔子提出“子为政,焉用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对人民要“富之”,然后“教之”,以及宣扬子产“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的“仁政”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当然,对于孔子的“仁政”思想,诸多学者也

8、有不同看法。《论语》中曾讲“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宽则得众,惠则足以使民”,又讲“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