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1998)

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1998)

ID:10897347

大小:7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1998)_第1页
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1998)_第2页
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1998)_第3页
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1998)_第4页
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1998)_第5页
资源描述:

《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1998)》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杨合同,唐文华。1998。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植物病害研究与防治,Pp508-511.主编刘仪,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北京绿色木霉菌和摩西球囊霉菌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杨合同,唐文华(中国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病生防室)摘要绿色木霉菌LTR-2(Trichodermaviride)处理小麦种子能提高土壤中土著VAM真菌厚垣孢子的含量43.3%,以及土著VAM真菌对小麦根系的侵染率13.9%;LTR-2处理小麦种子可以提高摩西球囊霉菌(Glomusmosseae)V7厚垣孢子含量29.9%及对小麦根的侵染率33.3%.V7

2、能提高LTR-2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效果;在灭菌土壤中,LTR-2能提高小麦干物重7.4%,与V7混用时提高151.8%.表明V7和LTR-2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关键词:绿色木霉菌;VAM真菌;小麦纹枯病利用木霉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工作现在已经达到了商品化阶段,而泡囊丛枝状真菌(VAM真菌)也在某些病害的防治上达到了商业化水平(Fraveletal,1996).有关VAM真菌和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关系研究也有较多的报道,但是多数研究局限于筛选的细菌与VAM真菌混合接种以提高作物的产量,而较少考虑到与病害防治的关系,即使涉及到植物病原菌时,也多数集中在病原真菌与VAM真

3、菌的相互作用方面,而较少研究生防菌,VAM真菌和植物病原真菌三者的关系,只有最近McAllister等(1994)发表了有关研究报告.木霉菌是土壤中的重要腐生真菌,与其他土壤微生物的关系错综复杂,包括抗生作用(CookandBaker,1983),重复寄生作用等,它们与VAM真菌的关系也同样复杂多样,如发现对VAM真菌既有拮抗作用(CookandBaker,1983;Wyssetal.,1992)又有促进作用(Calvetetal.,1993).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除了减少病害外,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是近年来受到重视的策略,合理地利用木霉菌和VAM真菌,是达到防病

4、增产双重效果的途径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即在于研究木霉菌和VAM真菌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小麦纹枯病和小麦生长量的影响,探讨混用木霉菌和VAM真菌防治小麦纹枯病,增加小麦产量的可能性.1.材料与方法1.1菌株: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viride)LTR-2,摩西球囊霉菌(Glomusmosseae)V7,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cerealis)H-1.1.2小麦品种:鲁麦7号.1.3试验菌株的培养木霉菌的培养:于PDA平板上接种LTR-2,30℃培养96小时至大量产生分生孢子,用灭菌水洗下分生孢子,制成孢子悬浮液备用.5小麦纹枯病菌的培养:麦麸

5、中加入自来水至含水量为60%(W/W),蒸汽灭菌后接种H-1,于28℃下培养7天,风干后粉碎至40目,备用.摩西球囊霉的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培育小麦幼苗,接种V7的单个厚垣孢子于幼苗的种子根上,栽植于灭菌土壤中,小麦生长至拔节期时用湿筛法分离出土壤中的厚垣孢子,将厚垣孢子进行表面消毒后储存于4℃冰箱中备用.1.4LTR-2对土壤中土著VAM真菌的影响取天然小麦田土于花盆内,小麦种子以LTR-2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使每粒种子的孢子量达到106个,用同量清水作为对照,2个月后以湿筛法计数土壤中的VAM真菌厚垣孢子数,根的侵染情况以棉蓝乳油染色法检查(清色剂:10%K

6、OH;酸化剂:2%HCl;染色剂:苯酚11.2ml,水8.8ml,甘油10ml,棉蓝0.02克;包埋剂:聚乙烯醇1.7克,水10ml,乳酸10ml,甘油10ml)。1.5LTR-2对摩西球囊霉菌V7的影响小麦种子于28℃催芽后用LTR-2的107/ml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处理20分钟,以清水处理为对照.处理后的麦苗于幼根上接种V7孢子,每苗1粒孢子,播种于灭菌土壤中,3个月后计数土壤中的孢子数,检查小麦根的侵染率.1.6V7对LTR-2防治小麦纹枯病效果的影响小麦种子于28℃催芽,须根约2cm长时,以LTR-2的107/ml孢子悬浮液处理20分钟,解剖镜下逐株接种

7、V7的厚垣孢子于种子根上,每苗接种1粒孢子,然后移栽;以不接种V7的麦苗为对照.土壤分为两种,一是天然的小麦田土,二是经过高压蒸汽灭菌的小麦田土,两种土壤的上部5cm土层均以小麦纹枯病菌麦麸培养物按1%(W/W)接种.播种30天后,检查小麦纹枯病的发病情况.1.7LTR-2与V7混用对小麦干物重的影响小麦种子于28℃催芽,须根约2cm长时,以LTR-2的107/ml孢子悬浮液处理20分钟,解剖镜下逐株接种V7的厚垣孢子于种子根上,每苗接种1粒孢子,然后移栽;以单独用LTR-2接种和不处理的麦苗为对照.每处理120株苗,分别移栽于10个营养钵.不含纹枯病菌的小麦

8、田土经过蒸汽灭菌后用于小麦移栽,常温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