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立

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立

ID:10903463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立_第1页
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立_第2页
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立_第3页
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立_第4页
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立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文库http://www.doc66.com/在线分享文档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立2014年第5期江苏水利作者简介:赵相业(1969-),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摘要:介绍了应用探地雷达法技术,对南京秦淮河与秦淮新河堤段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通过隐患无损探测基本查明河道堤防的现状,及时探明隐患特征和位置,分析了这一技术的可靠性和应用展望。关键词:工程管理;堤防隐患;探地雷达法;无损探测中图分类号:TV+TN959.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7839(2014)05-0033-04赵相业1陈敏1吕进1王林宗2(1.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处,江苏南京21

2、0012;2.邳州市水利局,江苏徐州221300)探地雷达法在河道堤防隐患无损探测中的应用1工程概况秦淮河流域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西南部,长宽各约50km,总面积2631km2。地形四面环山,中间低平,成一完整的山间盆地。上游有溧水河、句容河两源,两源进入南京,在江宁区西北村汇合为干流,并有云台山河、牛首山河汇入,至东山分为两支。北支过通济门外与护城河会流,有响水河、运粮河、友谊河及南河汇入,绕城南、城西至三汊河入长江,长34km,设计排洪能力600m3/s。西支秦淮新河,1978年开挖的秦淮新河起于江宁河定桥上游新老河河口,经雨花台区的铁心桥、西善桥至金胜村入长江,全长16.8km,设计泄洪

3、流量800m3/s。多年平均降雨量1027.5mm,但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布也不均匀。由于梅雨期长,雨量集中,面广量大,历次暴雨洪水多在此段时期发生。秦淮河流域源短流急,上中游调蓄能力小,洪水上涨快,洪峰次数多;下游汇入长江,洪水位受下游长江洪水顶托影响;河口已建有水利枢纽,在非汛期水位由人工调度控制。秦淮河两岸第四系沉积层中的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勘察期间钻孔地下水稳定水位:上游一般荦6.50m~荦7.00m,下游一般荦5.50m~荦6.50m。地下水水位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和秦淮河水的影响,另外,局部地段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排放对地下水位影响也很大,地下水与秦淮河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地基

4、土的渗透性等级一般为弱透水~中等透水,粉质粘土层主要为微透水~极微透水,局部弱透水。河堤填土的透水性以微透水~极微透水为主,局部压实较差或由粉土构成的堤段渗透性等级可达弱透水。河道工程场地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沉积,局部有零星分布的新近沉积;凤台桥上游各段为秦淮河古河床漫滩相及高漫滩相沉积,上部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厚度20m左右,下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硬塑状次生或原生粉质粘土、含砾粉质粘土;凤台桥下游至入江口段为长江河床漫滩相沉积,以巨厚的饱和状态淤泥质土、粉质粘土、粉土为主。基底为白垩系上统浦口组(K2p)地层,主要岩性为中粗粒砂岩、粉砂岩等。本次采取地质雷达法进行隐患无损探测的为

5、秦淮河干流东山桥下游标准堤防段和秦淮新河标准堤防段,总长15.1km。检测技术方案22.1技术标准检测评估依据技术标准及文件资料如下:(1)《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2)《雷达法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规程》(DGJ32/TJ79-2009);(3)《钻孔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2007);(4)《GeophysicalSurveySystemsInc,inventorGSSIhandbookforRadarInspectionofconcrete》2006;(5)《GeophysicalSurveySystemsInc,inventorTerraSIR

6、chSIRSystem-3000User′sManual》2005。2.2探地雷达工作原理及适用性地质雷达技术具有探测速度快、采集数据量大、定位准确、操作灵活、可实现连续透视扫描以及二维彩色图像实时显示等独特的优点。我国对地质雷达的研究较早,但在工程中应用相对较迟。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设备后,广泛应用于交通、水利、考古等领域,作为一种无损探测新技术迅速发展,主要应用于对几米到30m左右深度的探测。地质雷达是利用高频电磁波,以脉冲形式通过发射天线定向送入地下。雷达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当遇到存在电性差异的下介质或目标时,会发生反射,返回地面后由接收天线接收。对接收到的雷达波进行分析处理,依据波形

7、、强度、几何形态等因素,来确定地下目标体的性质和状态,如图1所示。探地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的性质,来工程管理33CMYK2014年第5期江苏水利确定不同的地层结构。该方法适用于喀斯特探测,文库http://www.doc66.com/在线分享文档文库http://www.doc66.com/在线分享文档岩体风化带厚度和卸荷带深度探测,隧道施工超前预报,覆盖层探测,堤坝隐患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