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2508-2004 氧化锌脱硫剂

hg2508-2004 氧化锌脱硫剂

ID:1090478

大小:116.2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07

hg2508-2004 氧化锌脱硫剂_第1页
hg2508-2004 氧化锌脱硫剂_第2页
hg2508-2004 氧化锌脱硫剂_第3页
hg2508-2004 氧化锌脱硫剂_第4页
hg2508-2004 氧化锌脱硫剂_第5页
资源描述:

《hg2508-2004 氧化锌脱硫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71.100.99G75备案号:15003-2005HG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HG2508-2004代替HG2508-1993氧化锌脱硫剂Zincoxidedesulphurizer2004-12-14发布2005-06-01实施中ip-k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A*FHG2508-2004前言本标准的第3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代替HG2508-1993(氧化锌脱硫剂》。本标准与HG2508-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取消了原标准技术要求中的“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组分”的内容;—穿透硫容测定吸硫时统一温度为2200C,汽

2、气比为1.。进行;—平均颗粒抗压碎强度改称颗粒抗压碎力平均值,并改为按HG/T2782-1996进行测定;—磨耗率改为按HG/T2976-1996进行测定;—修改了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贮存、运输的部分内容。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肥催化剂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SAC/TC105/SC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化工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培新、房昆利、李雪萍、冯续。本标准于198。年首次发布,1993年第一次修订。aG2508-2004氧化锌脱硫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T302Q,T304-1,

3、T305型氧化锌脱硫剂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合成氨、制氢、合成甲醇、有机合成原料气(油)中脱除硫化氢和部分有机硫化物的T302Q,T304-1,T305型氧化锌脱硫剂及其同类型产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0,egv

4、ISO780‘1997)GB/T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6678化S产品采样总则(GB/T6678-1986,neqASTME300-1983)HG/T2512氧化锌脱硫剂化学成分分析方法HG/T2513氧化锌脱硫剂试验方法HG/T2782化肥催化剂颗粒抗压碎力的测定HG/T2976化肥催化剂磨耗率测定(HG/T2976-1999,egvASTMD4058-199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第4号令产品质量仲裁检验和产品质量鉴定管理办法1999年4月1日3要求T302Q,T304-1,T305型氧化锌脱硫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妞化锌脱硫

5、剂的技术要求指标项目T302QT304-1T305氧化锌(ZOO)质量分数,%)809595穿透硫容,%妻151820顺粒径向抗压碎力平均值,N/-)4040顺粒点抗压碎力平均值,N)15磨耗率,%(6.06.06.0注1:穿透硫容指当通过脱硫剂出口气中的硫含量超过工艺指标规定值时,脱硫剂吸收硫的质量与新鲜脱硫剂质量之比,测定吸硫时温度为22。℃、汽气比为工.。。注2:指标中的“一”表示该型号脱硫剂的技术要求中没有此项目。4试验方法4.1妞化锌质f分数的测定按HG/T2512的规定。HG2508-20044.2穿透硫容的测定按HG/T2513的规定,其

6、中测定吸硫时温度为2200C,汽气比为1.04.3颗粒抗压碎力平均值的测定按HG/T2728的规定,其中测定时:一一颗粒强度试验机量程为。^-250N;—将条形样品处理成条长为5mm-7mm并两端面磨平的试样;—试样测定颗粒数为40颗。4.4磨耗率的测定按HG/T2976的规定,其中试样在(120士5)℃下烘干2h,5检验规则5.1产品的质量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负责检验。产品未经检验合格不准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质量证明书,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名称、产品质量检验内容及结果、执行标准号等。5.2产品按检验批检验,每个检验

7、批量不超过25t一个检验批可由基本相同的材料、工艺、设备等条件下制造出来的若干个生产批构成,但若干个生产批构成一个检验批的时间不得超过两个月。5.3产品按GB/T6678的规定确定抽样单元数(见表2)。从随机选定的每个抽样单元中抽出不少于100mL样品,每批产品抽出总量约3L的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以四分法分为试验样和保留样,并分别装人样品瓶内密封。样品瓶上应贴标签,说明产品名称、型号、批号、批量、抽样日期、抽样人等。其中保留样宜保留一年,以备查核。表2抽样单元数的确定总包装单元数抽样单元数一,a包装单元数抽样单元数1-10全部总包装单元数182一216

8、1811--49一一’172541950-64一255--296206581一297--34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