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精简版总结考研必备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精简版总结考研必备

ID:10907091

大小:124.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08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精简版总结考研必备_第1页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精简版总结考研必备_第2页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精简版总结考研必备_第3页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精简版总结考研必备_第4页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精简版总结考研必备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慧琳人文地理学精简版总结考研必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0.绪论一、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以研究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为核心,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传播及其空间结构的形成过程、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人文地理学研究任务有:1.揭示人地关系的总规律,普及生态伦理,改变人类疯狂掠夺与肆意盘剥自然的放纵性活动,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并在实践工作中合理地、适度地、有节制地改造自然,探索如何使人口、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有效途径,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理论根据。2.改造现今充满对抗的社会关系与国际关系,为建立公正、和平与合理的社

2、会关系与国际关系,为开展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平发展的社会交往活动提供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3.利用人文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为国家建设服务,如城乡规划、国土整治等。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世界文明古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发扬光大中华文明,加强民族团结和互助方面,人文地理学大有作为。4.研究西方的人文地理学,借鉴他们在研究人文地理学中采用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学习他们在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中的有用经验。在参与和处理国际事件中,人文地理学知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更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二、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和体系1.地域性:人文地理

3、学必须阐明在什么地区有什么样的人文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2.社会性:人文现象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影响,主要受人文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制于社会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3.综合性:人文地理学科属于交叉学科,涉及自然、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门学科,它们相互联系、渗透的特点反映了本学科的综合性。4.复杂性:人类活动既有经济活动又有非经济活动,以及人类本身的活动,人类活动又有历史的连续性和动态变化特征。为适应复杂多样、变化着的人文现象,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1.理论人文地理学。2.区域人文地理学。3.部门人文地理学。三、人文地理学的研

4、究方法1.实地调查“百闻不如一见”,直接收集第一手资料,既可以弥补现有资料之不足。也是研究者增加感性认识、锻炼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2.比较与分类常采用:①纵向比较,以认识某一人文现象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②横向比较,以揭示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为区域分类提供依据。3.类比、归纳与演绎4.分析与综合5.应用“新老三论”。为。①应用系统论,。②引入信息论,③控制论。新三论:①应用突变论②协同论③耗散结构理论,6.预测。在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今后的发展动态,提出选择和控制不利未来的手段。7.使用GIS(地理信息系统第一章人地关系第一节人地关系理论人

5、地关系论是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理论概括,人地关系理论回顾1.地理环境决定论(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政治等起绝对支配作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德国拉采尔.美国学者亨丁顿2.可能论(又称人地相关论和或然论)。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他的学生白吕纳白兰士,环境只提供可能,如何利用则决定于人的选择能力,3.适应论又称调整论。英国罗士培,两方面:一是人群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二是区域之间的关系,罗士培认为人类需要主动地、不断地适应环境对人类的限制,4.生态论该理论与适应论的观点很相似。美国巴罗斯人是中心命题,应该注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6、,5.文化景观论。美国索尔认为一个特定的人群,有它特有的文化,在其长期活动的地域内,一定会创造出一种适应环境的地表特征,6.生产关系决定论和唯意志论。(1)生产关系决定论。把生产关系的作用估计过高,认为生产关系的改变可超越对自然环境的考虑,甚至认为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对地理环境的作用持虚无主义的态度。(2)唯意识论(又称征服自然论)。过份强调人的主观能力作用,好象自然界可以听从人的意志。这实质上是一种人能战胜自然的人地关系思想。“制天命而用之”,培根“知识就是力量”,“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7.环境感知论。对相同环境的

7、感觉认知不同。环境进行解释、判断和选择的依据,从而导致对该环境进行利用、改造的决策不同,8.文化决定论。人对地的影响和利用程度取决于文化发展的程度,人类的文化可以改变自然。9.“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人与环境之间不是对立而是统一的。要求人们遵循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不能违背天,且又能与天融合为一体。协调论比过去的人地关系理论都要完善和科学,它表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问题上,人类的认识已从被动跃到主动。①人对地有依赖性,②人地协调同人与人之间的协调是互为条件的,人类间的合作是协调人类行动,解决人地矛盾的必要条件。③协调是一种动态的协调,衡量人地关系

8、是否协调,不仅要看人地协调的程度,而且要看它能否实现持续发展。人地关系论的观点经历了“天命论”─“决定论”─“或然论”─“生态论”,一直到协调论,正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