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元璋的反贪立法毕设论文.doc

论朱元璋的反贪立法毕设论文.doc

ID:10909633

大小:90.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08

论朱元璋的反贪立法毕设论文.doc_第1页
论朱元璋的反贪立法毕设论文.doc_第2页
论朱元璋的反贪立法毕设论文.doc_第3页
论朱元璋的反贪立法毕设论文.doc_第4页
论朱元璋的反贪立法毕设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朱元璋的反贪立法毕设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论文论朱元璋的反贪立法摘要:纵观明代,治吏的重点在惩治贪官污吏,其法制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明初,官场承袭元末遗风,吏治败坏,贪腐横行。明太祖朱元璋采取完善监察制度制定严酷刑法等手段对官场中存在的腐败进行整顿。其条文繁多,法网严密,刑罚酷烈,预防措施也非常得力。从执法方面看,大量法外用刑,刑罚手段残酷,做到了有贪必肃,不避亲贵,且借助民众力量,建立了民拿害民官吏的制度。但由于封建社会自身的局限性,惩贪不可能从根本上根除贪污。本文对明太祖的反腐运动从宏观上作了较全面考察与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当今政府的廉政建设具有重大启示作用。关键

2、词:朱元璋;反贪;严刑酷法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毕业论文目录引言1一、朱元璋重典治贪的背景1(一)元末明初的社会背景1(二)朱元璋的个人经历2二、朱元璋的重典治贪手段3(一)法制建设3(二)监察和官吏管理制度5(三)百姓的社会监督制度7三、朱元璋治贪对当今的启示8结语9参考文献11致谢12V引言从农民到皇帝的朱元璋在建国后,深知贪污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一方面,来自于最底层生活的朱元璋,生怕贪官污吏破坏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统治根基;另一方面,鉴于元朝贪污腐败激起民变的教训,他认为吏治腐败是严重弊病。因此,朱元璋治吏的重点在于惩治贪官污吏。学术界对于朱元

3、璋重典惩贪的评价,历来都是毁誉参半,有的认为朱元璋式反贪是完全失效的;有的则认为,虽然有“用刑太繁”、“诛杀过当”之失误,但是,其社会意义和统治效用是明显的,其无疑在政治上大大加强了专制主义集权的威力和效能,稳定了统治秩序,缓和了阶级矛盾,功不可没。且朱元璋许多治贪手段于当今仍不乏重要借鉴意义及宝贵经验。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朱元璋重典惩贪的内容做了系统的梳理述论,以便当下借鉴使用。笔者参阅许多法制建设方面的著作,张献忠《明代的贪污受贿及其在文学中的反映》、尤韶华的《明代前期七朝刑狱叙评》、杨一凡主编的《明初重典考》和《明大浩研究》等等,对明初朱元璋

4、的立法思想、立法概况、监察制度、官吏管理制度、治贪手段等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为研究明初朱的吏治手段方法提供了重要史料。一、朱元璋重典治贪的背景出身布衣的朱元璋建立了长达三百年之久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在位期间的这段历史被许多历史学者津津乐道,不仅是因为朱元璋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更因为他作为布衣皇帝卓越的治国才能,尤其是他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专制,铁腕治贪,大力推行“重典治贪”的政策。在立法上出台《大明律》、《明大诰》,颁布律令、条例,在具体措施上以监督措施和教育措施相结合。朱元璋以空前严厉的手段治贪,对明初贪污受贿现象的遏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元末明初的

5、社会背景贪污受贿是孳生在封建王朝肌体上的一颗毒瘤。元末,贪污受贿的问题相当严重地存在,各级官吏贪赃枉法,疯狂地敲诈勒索人民。据史料记载,“11内外诸官皆安于苟且,不修职事,惟日食肥甘,因循度日,凡生民疾苦,政事得失,略不究心。官贪吏污,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姚广孝.明太祖实录[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72.国家危机四伏,在统治阶级内部各权力集团互相争权且贪贿横行,吏治大坏,使其权力遭到严重削弱。官吏腐朽不堪,大肆搜刮百姓,民不聊生,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加上统治者的残暴统治与连年征战,致使国家动荡不安。“元之将亡,内外诸官皆安于苟且,不修职事,惟日食肥甘,因

6、循度日,凡生民疾苦、政事得失,略不究心,由是纲纪废弛,民心日离,遂至土崩。”姚广孝.明太祖实录[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72.“下至州县簿书小吏,非财路亦莫得而进,及至临事,辄蠢政膏狱,大为民害。”姚广孝.明太祖实录[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69.正是因为元朝末年的腐朽统治,导致百姓生活疾苦,各地农民起义,最终结束了蒙元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二)朱元璋的个人经历公元1328年,朱元璋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他10岁就开始为地主放牛。元至正四年,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干旱,赈灾的钱粮被各级官吏贪污。由于未及时接到赈灾钱粮,百姓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7、,至正四年四月,朱元璋的父母、兄长相继饿死。为了生存,年仅I7岁的朱元璋去皇觉寺做了小和尚,乞食于合肥、六安、寿县、固始一带。在乞食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贪官如何搜刮百姓,对贪官污吏,恨之入骨。名人李蛰曾经分析说:“盖自托身皇觉寺之日,己愤然于贪官污吏之虐民,欲得而甘心矣”李货.续藏书[M],中华书局出版社,1974:1.。朱元璋特殊的出身和生活经历造成了其比较极端的性格。自小受到贪官污吏的欺压,使他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所以建立明王朝后他对贪官污吏给予严酷的处罚,手段之严厉,用刑之残酷令人惊叹。朱元璋吸取了元灭亡的教训,采取“重典治吏”,大刀阔斧地开展反贪运动,极大

8、地抑制了贪污腐化现象的滋生和繁衍,使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