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

“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

ID:10910367

大小:5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8

“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_第1页
“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_第2页
“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_第3页
“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_第4页
“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摘要:公共新闻”是1990年前后在美国提出、在近十多年中引发很多争议,并且也激发美国新闻界作出一系列探索性新闻实践的新理论。作为一项运动,美国“公共新闻”在进入新世纪后已基本停息下来。但作为一种理论,我们可以对“公共新闻”进行含义界定和特点分析,从而了解它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进而丰富我们的新闻传播理论,推动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共新闻特点新闻传播理论影响    一、“公共新闻”的含义    20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冷战刚刚结束,美国意识形态似乎在全世界都取得了胜利,而在美国社会中却普遍存有一种民主荒废的忧患:参与投票的选民减少;公众倾向玩世不恭,

2、缺乏责任意识;公民选举往往受广告、投票站喧嚷的扩音器和媒介事件的影响,少有独立的思考;公众社区生活参与性与日俱减——在这种状态下,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和新闻从业人员都感受到了一种危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80年代末期美国新闻界发生了一场“公共新闻学”运动。  北卡莱罗纳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菲利普?梅耶提到:许多人认为“公共新闻”这一理论还在发展中,给它下定义可能会限制它的发展。但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其做出解释。梅耶教授就从六个方面对“公共新闻”作了限定,即他提出的“公共新闻”六要素:1.对重新树立公共意识本身的要求。2.新闻媒体不应该总是从报道一事很快地转向另一事,而应

3、对那些重要的公共问题关注时间长一些,直到它引起公众的关注,吸引公众参与。3.媒体应具有解释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系统的意愿。不能仅仅关注事件本身的报道,还要帮助公众看到事实背后潜在的社会问题的根源。4.不要只关注极端,关注反常,大多数人是中间派。5.对有关时事政治争论的报道,该重视争论的内容而不是热闹的技巧。6.要培养公众的思考能力。  当然,也还有很多学者对“公共新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但一般而言,“公共新闻”主要是指新闻工以参与性的立场去报道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远不是作为一个中立旁观者而存在的新闻报道理念。“公共新闻”的发布中,大众传媒是以组织者、行动者的身份参与社区事务的。通过

4、进行高强度、大规模的报道,争取对社会各界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以实现某个良好的愿望或解决某个社会问题的媒体行为。“公共新闻”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而直接表现则是新闻媒介首先更直接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公共新闻”的话题是“市民心声”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并对此发起讨论,以各种方法吸引公众广泛参与。  “公共新闻”一经提出,很快被澳大利亚等国的新闻媒介引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推行开来。随着2004年蔡雯教授发表《“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一文,“公共新闻”进入国人视野。此后我国学者对“公共新闻”学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    二、“公共新闻”的特点    “公共新闻”

5、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潮流的新闻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新闻学理论。把“公共新闻”这个概念引人国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称“公共新闻”有两个最显著的特征:一是报道对象是公共事件或问题;二是报道方法以发动公众参与、共同讨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为主。具体地说,“公共新闻”的特点是主张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强调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可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公共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的最大特点可以概括为:关注公共事务,发动公众参与,组织公共讨论,谋求公共问题解决。就具体新闻理论和实践而言,“公共新闻”超越了简单的客观真实报

6、道,进而强调媒介对社会生活的能动性改变。在国内对“公共新闻”的研究中,很多学者结合美国和国内的新闻实践,对“公共新闻”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指出“公共新闻”其目的在于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指出“公共新闻”旨在提高公众应对社会问题、解决公共事务的能力,强调媒体在实践“公共新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公共新闻”对于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的热衷。    三、“公共新闻”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影响    公共新闻与传统新闻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种全新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新闻学是一大冲击。我国的许多学者都进行过论述,如学者李青龚将这些差别归纳为:媒体角

7、色的转换;制订长期的报道计划;平民化;集结多个媒体的力量共同出击;目的明确。  1.对议程设置理论的影响。关于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德弗勒与丹尼斯写道:“议程理论认为,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而是新闻媒介的议程——是对世界上发生的事件有选择的报告。”他们把这此理论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媒介如何确定(选择)议程;二是媒介如何确定把什么事件作为议程并以多大比例或规模告知公众;三是公众在媒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