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

ID:10913196

大小:437.5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8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专业教学标准·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二、专业代码520302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四、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五、就业面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建设行业的施工单位,可担任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质检员、预算员、造价员等职业技术岗位工作。经过工程实践锻炼3~6年后,可担任施工项目分项工程技术主管或项目经理。此外,还可在地下与隧道工程监测、管理以及市政工程等土建行业单位从事工程勘测、施工、检测、监理以及工程管理等技术工作。表1地下工程与隧道工

2、程技术专业定位服务面向地隧行业就业职业领域地隧施工企业、中铁、中建、中水、中交、路桥设计院、路政管理单位、隧道检测单位、城市轨道交通集团、公路监理公司、高速公路投资集团、交通投资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初始就业岗位主要职业岗位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基础工程施工、隧道试验与检测、工程勘测、工程监理、地隧工程技术主管、地隧工程测量、地隧工程概预算相近职业岗位地下工程养护与管理以及市政工程等土建行业单位从事工程勘测、施工、检测、监理以及工程管理等技术工作岗位资格证书(首次就业岗位)工程施工员、测量员、试验员、检测员、质检员、预算员、材料员、资料员等资格证书

3、升迁岗位资格证书注册建造师(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注册岩土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公路工程检测师、监理工程师升迁岗位资格证书获取时间(最少)二级注册建造师获取时间2年。一级注册建造师获取时间5年,其他工程师获取时间5年六、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神,掌握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的施工、测量、试验检测、监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862013年重

4、庆能源职业学院专业教学标准·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二)培养规格1.专业基本素质(l)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能遵守并维护国家宪法和法律,遵守交通建设工程行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2)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服务意识。(3)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4)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体魄,在校期间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5)具有较扎实的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综合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专业知识结构(l)具

5、有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英语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3)具有企业管理、生产经营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知识。(4)具有识读和绘制工程结构设计图、计算机操作应用的基本知识。(5)能叙述工程建设法律、法规;会描述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模式。(6)能叙述地隧科技发展的动态,具有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知识。(7)能描述土石方明挖与暗挖工程的施工、试验检测、测设和工程技术管理等基础知识。3.专业能力结构(l)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2)具有识读和绘制工

6、程结构设计图的能力(包括AutoCAD操作技术能力)。(3)具有地下与隧道工程勘测、施工放样和竣工测量的能力。(4)具有地下与隧道工程试验检测的能力。(5)具有在现场从事地下与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工作及施工管理的能力。(6)具有现场工程计量和工程结算、编制地下与隧道工程施工决算、使用工程概算、预算软件编制工程造价的能力。(7)具有计算机安装和操作使用常用专业软件的能力。(8)具有较强自学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七、职业证书(一)基本素质证书1.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A(或B)级证书。2.高校计算机应用能力一级

7、B证书。(二)职业资格证书862013年重庆能源职业学院专业教学标准·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技术专业在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中,必须获得其中一项:1.工程施工员培训考试合格证书。(必考)2.岗位资格证书(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测量员、造价员等)。3.制图员证、AutoCAD资格证书。(选考)4.其他职业资格或技能等级证书。(选考)5.升迁后可获取注册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选考)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一)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研、分析进行专业定位→分析职业、工作内容与工作过程、确定职

8、业岗位→确定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的行动领域课程体系→建立课程标准”。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1.公共学习领域公共学习领域包含入学军训教育、大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