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樱种系的分类及其观赏价值

早樱种系的分类及其观赏价值

ID:1091384

大小:227.39 KB

页数:2页

时间:2017-11-07

早樱种系的分类及其观赏价值_第1页
早樱种系的分类及其观赏价值_第2页
资源描述:

《早樱种系的分类及其观赏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24卷第6期南京林业大学学报Vol.24,No.62000年11月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ov.,2000早樱种系的分类及其观赏价值王贤荣(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摘要:对早樱种系的分类进行研究,弄清了长期存在争议的早樱Cerαsussubh川ellα(Miq.)Sok.种系的分类问题,确定了野生早樱C.subhirtellαvar.αscendensX.R.Wa吨etShang在中国的分布;同时报道了南京地区早樱种系下的著名品种,并对其观赏性状和价值进行了描述和评价,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关键词:早樱种

2、系;分类;品种中图分类号:TS6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006(2000)06-0044-03StudiesonOassificationoftheGroupofCerasussubhirtella(Miq.)Sok.anditsUsageWANGXiarrrong(CollegeofFor臼tResourcesandEnvironment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Abstract:Inthispaper,therelationshipofCerasussubhirtellα(Miq.)Sok.andC.s

3、ubhirtellαvar.as•cendens(Mak.)X.R.WangetShangwasstudied,theirdistr也utionareasweredefinedinChina.Atthesametime,thevalueingardensofthisgroupwasdiscussed.Keywords:CerαsussubhirtellαClassification;Value1早樱种系的分类樱花为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在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具有十分丰富的野生樱花资源,但由于分布范围广,地区分散,分类上有较多的问题没有彻底弄清,在开发利用方面也较为落后。尤其是早樱种系,

4、疑问颇多,在园艺界普遍把早春开花的一类樱花统称为早樱。早樱种系到底指的是什么,其野生种是否存在及中国是否有分布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自1865年F.A.W.Miqul定名大叶早樱PrunussubhirtellαMiq.以来,之后发表过多个异名,十分混乱,其中1916年Wilson重新组合的野生早樱Prunussubhirtellαvar.αscendens(Makino.)Wils.作为大叶早樱的变种。俞德泼和李朝奎先生在中国植物志中把野生早樱并入大叶早樱,认为中国不产此种,但在其描述中又记载"产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地,也见于栽培。原种产于日本。"既然原种产于日本,那么中国

5、的浙江、安徽、江西和四川等地产的是什么?也见于栽培的又是何种?其概念模糊,自相矛盾。此后,各地的植物志均持此观点,加上近年各地引进多个栽培类型,其来源和亲缘关系一直不能确定,因此,有必要弄清早樱类群的分类意义。笔者在湖北西部的利川县、鹤峰县,江苏句容宝华山等地都见到高大的野生大树,在福建、江西、浙江和安徽采集到的野生标本中也有分布,和大叶早樱相比的*收稿日期:2000-06一口作者简介:王贤荣(1966一),女,湖北竹山人,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博士。-44一2000年总第90期王贤荣:早樱种系的分类及其观赏价值确有区别。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笔者认为,Wilson把野生种另

6、立为变种的作法是正确的,故将该变种重新组合,对早樱种系整理如下:大叶早樱Cerasussubh川ellα(Miq.)S.Y.SokolovinTrees&ShrubsUSSR,lll.735(1954);安徽植物志89.1985;p.p.中国植物志38:73.1986;p.p.;-PrunussubhirtellαMiq.inAnn.Mus.Lugd.Bot.2:91.1865-1866;-PrunusoblongifoliaMaxim.exHerb.Hort.Petrop.Nomen.-Prunussubhirtellαvar.oblong扩oliaMiq.inAm.Mus.Lugd.

7、-Bat.(91.1866-1886;a.大叶早樱原变种Cerαsussubhirtellαvar.subhirtellαMiquel定名此种的模式采自日本,特意注明系栽培植物,在日本关西地区常见栽培。为小乔木或灌木状,高3-5m,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较小,叶缘锯齿浅,齿尖有腺点,并具二次开花现象。中国引种于青岛、北京、江苏、武汉等地,有较多的栽培变种和品种。b.野生早樱Cerαsussubhirtellαvar.αscende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