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哈代与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特色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

托马斯·哈代与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特色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

ID:10918885

大小:570.5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托马斯·哈代与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特色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_第1页
托马斯·哈代与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特色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_第2页
托马斯·哈代与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特色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_第3页
资源描述:

《托马斯·哈代与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特色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10月社会科学家OCL,2013(第10期,总第198期)SOCIALSC玎王NTIST(No.10,GeneralNo.198)【文艺论丛】托马斯·哈代与西奥多·德莱塞创作特色之比较——以《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曾青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211)摘要:哈代和德莱塞同处于变迁的时代,大体相似的时代背景,决定了他们创作中有某些相似的可能。而置身于两个国度和不同的文化传统的影响,又决定着他们创作中差异的存在。文章用比较的方法,以两位作家有名的两部作品《德伯家的苔丝》、《珍妮姑娘》为例,从创作主题、结构、创作技

2、巧、方法等方面对两位作家的创作特点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哈代;德莱塞;创作;比较中图分类号:1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3)10-0138—03比较是人类思维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比较文会矛盾。《珍妮姑娘》是他继《嘉莉妹妹》之后的第二部学已成为国际文坛上最有活力最有成就的学科之一。小说,书中以贫苦女子珍妮为主线,描写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遭遇。这部作品的出版使德莱塞在文学界赢得了很大声誉。另一方面’由于他藐视当时的道德传统,无情地揭露资产阶级的伪善面目,因而多年来也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1840—1928

3、)是英国现一直受到谴责和攻击。实主义文学大师,在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了极为光辉的一笔。他的小说大多以他的故乡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自然背景。在小说中他通过许多含蓄而富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来表现其作品的深层次哈代与德莱塞作品的类似不仅在文学的技巧和内涵,以揭示作品的主题,唤起读者的共鸣。十九世纪主题上,两人都努力在作品中传达情感的力量。哈代末,资本主义经济侵人英国农村,小农经济解体,个体不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总是把眼光投注在社会最糟农民逐渐走向贫困和破产。哈代对当时现实极为不糕的一面。作者笔下的主人公都纯洁无瑕,并都对她满,用批判现实主义的眼光

4、来审视观察社会,并写了们寄予深切的同情。两个妇女都深受家庭困难的牵制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苔丝》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并被迫作出牺牲。珍妮的生活里包括两个为她提供物篇。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女主人公苔丝的震撼人心质生活的男人,然而也正是他们使得她成为一个被社的爱情悲剧,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法律、道德等会抛弃的人。而苔丝因为与前男友的重逢的关系,跟进行了强烈的控诉。自己所爱的男人的婚姻变成了灾难。而且两个妇人都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Dreiser,1871~1945)为美向她们所爱的男人隐藏了不光彩的过去。苔丝和珍妮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

5、生坚持以生动有力的笔都有一个非婚生的小孩,都是作为男人的情妇生存触描绘美国的残酷现实,揭露资本主义国家尖锐的社着。那么,这不只是两部作品的简单的相同,而是如左收稿日期:2013—09—27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托马斯·哈代与德莱塞创作之比较研究”(11WLH56)作者简介:曾青梅,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138万方数据拉的自然主义理论的对相同现象的类似描写的问题。热爱她人和生活的固有品质。自己的女儿死后,她收左拉宣称:“自然主义就是回到自然,就是从物体和现养了一个孤儿,继续着生活中她爱的角

6、色。故事的结象出发,通过实验和分析,寻求物体和现象的本源。文尾,她以一个强者的身份出现,生活因为自己的努力学中的自然主义,是直接的观察、精确的解剖以及对变得更加美好。世上所存在的事物的直接接受和描写。”【l】㈣哈代和德在另一个压抑的时代和社会,面对更加严酷的折莱塞都强调人的内在自然。哈代总是在小说中对苔丝磨,苔丝挣扎着生活。一开始她拥有坚强的性格,然而的古老姓氏的重要性和遗传影响作出冥想。虽然德莱在她经历痛苦的过程中,她几乎被命运和身边的不可塞宣称他“从来没读过一行左拉”121嘞,但他是巴尔扎避免事件打败和摧毁。在小说结尾我们看到她似乎经克的狂热崇

7、拜者。就像吉尔伯所说:“巴尔扎克的巴黎历了哲学理念的重要变化。通过挑战道德和和社会不证实德莱塞美国观察的真实性并首次引起他思索能容忍的行为来反抗这个社会。然而,她至少选择的是他的未来有没有理由可以解释为什么法国无法她命中注定的角色。她的面对社会强势力量的微弱反被美国所复制?”【3】唧叨尽管吉尔伯分析了德莱塞对法抗导致了她的死亡,但她已经受到救赎并且不再害怕,国文学理论的传承,但德莱塞自称没有受到任何哪一坚信纯洁,美丽和真爱最终能战胜命运。正如文章所说种理论的影响:“比起其它单一因素,我认为创造性写“女人们受了这种耻辱以后,一般总照旧活下去,恢复作跟

8、情感更具相关性,普遍而强烈的情感是我所要表了精神,又带着感兴趣的眼光,东望西瞧,有生命就有达的”【4】∞12)这些话表明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