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广东熟普洱茶的活化石

见证广东熟普洱茶的活化石

ID:10921712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8

见证广东熟普洱茶的活化石_第1页
见证广东熟普洱茶的活化石_第2页
见证广东熟普洱茶的活化石_第3页
资源描述:

《见证广东熟普洱茶的活化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见证广东熟普洱茶的活化石---广云贡饼(广东普洱茶饼)作者:侯凯东广东是普洱熟茶及其加工技术工艺的发源地,“广云贡饼”或叫广东饼是广东的名茶代表之一,见证了广东普洱茶的发展历程,极其传奇色彩。自唐宋以来,广东省的潮汕、客家汉人和粤北瑶族同胞就有将土青茶(即晒青绿茶及后来的大叶青)、乌龙茶存放起来,经多年自然陈化成为陈年黑茶饮用的习惯,当地人叫之为“老茶”。客家人为女儿准备的陈年老茶叫做“女儿茶”。据考证,至少在明清时期以前,粤北曲江、乳源、三连一带的瑶胞和少数山民,就发明了茶叶“人工陈化”工艺——即是熟普洱茶人工渥堆工艺。这一工艺技术一直代代相传沿用至今。具体做法是:在晒青

2、绿茶揉捻完成后,经过适当日晒失水后,至于室内烘房的阁楼上渥堆,使之长出白霉(灰绿曲霉)和黑曲霉之后,即行翻堆并升文火烘至干燥。可见这是典型的熟普洱茶和黑茶加工工艺。这样加工出来的茶叶,滋味醇和,汤色褐红,肠道舒坦。数百年来,用这样工艺加工出来的茶叶,主销本地、广州和香港。广州人称之“老茶”、“伯公茶”、“老人茶”。新中国成立初期,香港陈年老茶供给告急。广东省茶叶公司奉国家之命生产供应陈年老茶和陈年普洱茶,但是经过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国内任何厂家都没有了库存的陈年老茶。于是广东的茶叶技术人员深入上述民间进行调研,在系统总结上述民间人工陈化技术的基础上,制定了利用广东历史上

3、大量生产的土青茶(后改为大叶青)为原料的人工“泼水渥堆”陈化技术规程,并以此反复实验,获得了“快速人工陈化加工陈年老茶的技术体系”——熟普洱茶原料毛茶生产技术体系,以此技术大规模生产的产品,一部分用于压制“广云贡”饼茶、“七子饼普洱茶”出口供应香港和东南亚市场;一部分直接精制成分级散普洱茶,供应粤港澳市场。这就是熟普洱茶技术工艺的创立与应用过程。社会上对广云贡饼的评价有好有坏,普洱熟茶的发源地在云南,各说各的,但历史是不可改变,活化石“广云贡饼”引证了普洱熟茶的发源地在广东。广云贡饼是老茶系列中最特殊、最特别的,因这些茶饼以云南、广东等地原料为主,由于融入了广东茶叶进出口公

4、司独创的配方和工艺技术,具有广式韵味,台湾和香港的茶人又称之为“广云贡饼”或广东饼。喝普洱茶的人都知道,普洱茶有生熟之分,但是并非人人都知道现在风靡全国的云南普洱熟茶工艺是源自广东。据专家介绍,45年前,第一块广云贡饼(广东饼)就正式诞生了,以云南茶所制的广云贡饼口感上特有的化度、厚度、稠度、劲道、顺滑感。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于1956年组织技术精英进行加速普洱茶陈化的工艺技术研究,通过对晒青毛茶润水、渥堆等一系列工序试验,成功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快速人工陈化加工陈年老茶的技术体系”——熟普洱茶原料毛茶生产技术体系。由于熟普洱茶茶性温和,可以祛湿养胃,滋味纯和,保健功能较好。具

5、有独特的陈香,很受大众喜爱。为扩大生产规模,公司于1957年将沙基东茶厂搬到广州工业大道,并改名为广东省第一茶厂,之后又相继建成第二茶厂、大冲口普洱茶生产车间,还在肇庆、四会、韶关、清远、英德、惠州、汕头、顺德、江门等地建成了普洱茶加工厂或车间,利用新工艺技术大量生产普洱散茶、饼茶、沱茶等系列产品,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有一些茶友听到广云贡饼(广东饼)和广东普洱,或港台、大马,马上就联想到湿仓,垃圾茶,做旧等等不良信息。殊不知,广云贡饼是普洱熟茶的活化石,那什么才是广云贡饼呢?以云南、广东等地原料为主,以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独创的配方和工艺技术,在广东进行加工压制的普洱茶饼

6、,具有广式韵味。与用云南茶所制的广东饼相比,用本地茶菁所制的广东饼,在品质上可以说是不可同日而语,其品味微酸清甜、水性薄而顺,多是两颊生津,喉韵却异常甜美,久久不散。与云南边境普洱茶和北越相近,口感具有奇妙的自然个性和独特茶韵。广云贡饼之所以称得上“活化石”,还因其所用的原料多样化:云南茶、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原料,加工产地多处:沙基东茶厂、第一茶厂、但第二茶厂、大冲口普洱茶生产车间,还在肇庆、四会、韶关、清远、英德、惠州、汕头、顺德、江门等地建成了普洱茶加工厂或车间,利用新工艺技术大量生产普洱散茶、饼茶、沱茶等系列产品,了解普洱茶的朋友都知道不同茶厂和茶区和现时所讲的山头

7、产地,生产出来的普洱茶口感味道都是不一样的。广云贡饼在几拾年的发展过程中,向茶界展示不同原料、不同产地、不同风味的普洱茶产品,为茶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经验。广东独创的配方和工艺技术的应用,使普洱茶生产和出口得到了跳跃式发展,为中国普洱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73年,云南省昆明茶厂等几家大的国营茶厂曾派员前来广东学习熟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技术,并在云南省推广和应用,这是云南熟普洱茶生产的开端。1973年派昆明茶厂吴启英,勐海茶厂邹炳良、曹振兴等技术人员到广东茶叶进出口公司属下第二茶厂学习此技术,并将“发水茶”技术带回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