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作文写法例析

高考小作文写法例析

ID:10934912

大小:7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7-09

高考小作文写法例析_第1页
高考小作文写法例析_第2页
高考小作文写法例析_第3页
高考小作文写法例析_第4页
高考小作文写法例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小作文写法例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小作文写法例析近十年高考小作文命题,以测试某种表达手法为主,除了说明性手法外,以描写、记叙手法为常见。这其中,暗含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归根到底,还是测试考生的写作水平,只不过与大作文相比.相对单一、集中一些。因此,就不能用大作文的写法,要把握好小作文写作重点,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墨。这是写好小作文的一个总原则。  其次,小作文的审题不可掉以轻心,它丝毫不比大作文容易,有时甚至夏难,其隐含的要素较多,不像大作文的要求那样直观;而且,其多条限制之中,往往是互为条件,互相限制的,稍有不慎,全盘皆输。因此,把好审题关是小作文写作成功的第二

2、个条件。第三,把好文字简洁关。小作文命题的字数通常要求只有200字左右,因此,笔墨经济尤为重要,否则很容易给人以结构松散,文字拖沓。甚至游离中心的感觉。行文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测试的中心言简意赅地进行表达,语言简练,止于当止之处,切莫画蛇添足。高考小作文常见失误警示  自90代以来,普通高考作文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命题模式,除了1994年只有一篇作文外,均采取了一大一小两篇作文的方式。这种测试形式,已得到广大师生、专家及社会的认可,主要原因育二:一是将评分主观性强的作文分成两块,可由两个以上的阅卷人批阅评分,减少了主观评分的误差,给考生以相对公正的评价;二是小作文可以更集中

3、测试考生某一方面写作技能的水平,同时避免一篇作文分值过于集中,“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好学生“败走麦城”的偶然性,为考生的公平竞争提供更为宽松的机会。据笔者近十年高考作文阅卷情况看。小作文虽然“小”,但出现的失误却远比大作文要“大”得多,暴露出了写作中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引以为鉴。一.记叙类小作文  【考题】  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要求:①根据所提供的开头和结尾,补写中间的内容。②补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得上。③补写200字左右。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干干净净地晾在门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  (考生补写部分)  

4、小乐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   【失误一】思想性不强。只洗了一只鞋,而没有洗另一只鞋,这种做法显然是违反常理的,可不少考生没有领会命题的含义,有的只是从客观上解释妈妈只洗一只鞋的原因,如说妈妈突然生病了,邻居或厂里(单位)育急事出去了;有的考生写妈妈没育找到另一只缝,原因是鞋被小猫(小狗)弄到床底下了;也有考生写如何找种种借口让妈妈再去洗另一只缝,写自己是如何原谅了妈妈的疏忽,给妈妈一个“改正”的机会;还有的考生写索性将脏鞋扔掉,又去买了一双新鞋,等等,均未能揭示出其中的深刻含义。例如下文: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干干净净地晾在门

5、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小乐感到非常奇怪,他三步并作两步进入容厅。妈妈没在客厅,他更感到奇怪了,因为妈妈经常在客厅里等他回家吃饭的。小乐心中充满了问号,“妈,我回来了,你在哪里?”连着喊了两遍,妈妈才从里屋出来,边走边问道:“你把那只鞋放到哪里去了?我快找一个小时了,这不还没找到!”“喔,原来是这样,让我想想……想起来了,昨晚我睡觉的时候,小花狗把我的鞋叼到爸爸屋里了,今天早晨,爸爸对我说的。…‘怪不得呢,我在你屋里找不到,你去吃饭,我去洗鞋。”妈妈边说边走了。小乐穿着一双于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  [分析]命题开头设计的情景是耐人回味的,同是一双鞋,一只洗了,一只

6、没洗,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妈妈之所以如此做,有意为之的其目的是启发教育小乐,自已的事应自己做。妈妈用心良苦,小乐应该有所发现,有所领牾,从而自己动手洗另一只鞋。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这样就可以说文章的思想性较强,达到了立意的“深刻”。如果只用客观的偶发往性巧合来解释开头出的场景,虽说在生活中可能发生。但显然没有写作价值,更就谈不上什么思想性了。  【失误二】设计的情节不合逻辑。  有的考生将“补写”当成了“续写”,只注意了“承前”忽视了“启后”意思不连贯,补写的情节缺少逻揖性,不合常规,如下文: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已洗得于干净净地晾在门口,但

7、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小乐问:“为什么只洗一只鞋呢?“你穿着鞋在外面不小心一只脚摔在粪坑里,你回来就把鞋脱在这里,妈妈看这么脏的一只鞋,就立刻快点洗出来,好让你上学穿着。本来妈妈是想为你洗两只鞋的,但是为了节省时间和劳动力,妈妈就没有去洗那只鞋。小乐听了妈妈的话后想想也对,他明白了这个道理。小乐穿着一双于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  [分析]命题开头之代了一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末尾是“小乐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麦去了”,从开头和结尾便可看出,让考生所补写的内容应是洗另一只的过程,那么这只鞋究竟由谁洗呢?再看这一句话:“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一个“但”字,揭示了莫其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