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当年为何选择了台湾

蒋介石当年为何选择了台湾

ID:10935746

大小:2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蒋介石当年为何选择了台湾_第1页
蒋介石当年为何选择了台湾_第2页
资源描述:

《蒋介石当年为何选择了台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蒋介石当年为何选择了台湾1949年,蒋介石决定将国民党及政府机构迁移台湾,自此,台湾历史开启了一个新的阶段。蒋介石作出这一决定,有一个逐渐酝酿并成熟的过程。    蒋介石与台湾的因缘  蒋介石踏上台湾土地,是在抗战胜利,中国收回台湾之后。1946年10月21日上午,蒋介石匆匆忙忙地接见周恩来、张君劢、胡政之等人,下午即与宋美龄飞抵台北,乘车直驶草山温泉。  蒋介石此次台湾之行,除了对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印象深刻之外,突出地感到:一、台湾的日本风习很深,可见日本人“经营久远之心计”,但这均已成过去;二、台湾尚无中共细胞,可算一片“干净土”,应该珍重建设,使

2、之成为“全国模范省”。  1947年2月底,台湾发生“二二八”事件。3月5日,蒋介石派陆军第2l师赴台镇慑,指示其师长:“宽大为怀,整饬军纪,收揽人心。”6日,指示陈仪“政治上可以退让,尽可能采纳民意”。7日,确定以“怀柔”为总的处理原则。3月17日,蒋介石派国防部长白崇禧赴台宣抚。    内战失利,欲选择“单纯环境”重整旗鼓  进入1948年,蒋介石的目光更多地转向台湾。  1月3日,新年伊始,蒋就召见台湾省主席魏道明,商讨台湾的经济与财政问题。3月8日,蒋下令将台湾的保安旅改为警备旅。6月14日,蒋介石思考与中共作战的形势,认为抗战时期,以中国的西

3、北与西南作为根据地,而现在是“剿匪”与“国际战争”时代,核心堡垒应该是“江、浙、闽、台”。他在日记中表示,应该为此制订一项整个的统盘计划,“有以急图之”。蒋介石这一天日记表明,他在东北、华北、华中连遭军事失败之后,不得不将反共根据地建立于东南沿海了。11月24日,他与蒋经国谈时局,深感党、政、军干部自私、无能、散漫、腐败,已不可救药,如欲复兴民族,重整旗鼓,必须舍弃现有基础,“缩小范围”,另外选择一个“单纯环境”,进行根本改造,另起炉灶。蒋介石与蒋经国的这次谈话表明,他对当时国民党的组织、政权、军队都已完全失望,所谓“缩小范围”、“单纯环境”云云,显然

4、指的就是台湾。  在此期间,蒋介石开始悄悄地向台湾转移实力。11月24日,蒋介石将原驻湖南衡阳的葛先才部调驻台湾。12月9日,决定修建金门、马祖要塞。这一切,都是为了加强台湾的军事实力。  同时,蒋介石也在考虑更动台湾的党政人选。12月25日,蒋介石考虑调翁文灏为台湾省主席,以蒋经国为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委。但两人都是文职官员,似乎不很理想。所以没过几天,蒋又决定以正在台湾养病的陈诚作为台湾省主席。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以台湾作为反共堡垒,不可没有经济准备。1948年11月底,蒋介石制订下月《大事预定表》,第15条即为“中央存款”之处理。接下来分批将财

5、物运往台湾。有人估计,国民党运台金、银、外汇总数约值黄金800万两。  “三年生聚,三年教训”:老蒋欲效法同乡勾践  1949年1月21日,内外交迫的蒋介石发表“引退”文告,宣布由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  这时候,蒋介石不能不更多地考虑迁台与建设台湾问题。年初,他规划全年大事,预定7月完成台湾的防务与准备。这一份计划表明,蒋介石的工作重点已经转向台湾了。  陈诚是蒋介石多年亲手培养的爱将。1月3日,蒋介石致电陈诚,询问他为何仍不就台湾省主席之职,,电称:“若再延滞,则夜长梦多,全盘计划,完全失败。”5日,陈诚仅携带一名随员就职。就职后,陈诚决定继承白

6、崇禧1947年奉命宣慰台湾时的政策,同时以“人民至上,民生第一”为号召,首先推行“三七五”减租,使佃农生活得到改善,农业生产得到增加。同年12月21日,蒋介石考虑到对美联络需要,再以吴国桢换下陈诚。  在蒋介石的计划中,不仅国民党中央党部迁台,而且政府机构也要迁台。3月18日,他开始研究政府机构的迁台手续,并且在日记中写下了“三年生聚,三年教训之方法”等字,说明他已在考虑如何效法同乡的老祖宗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5月18日,蒋介石着手研究台湾未来的财政与军费预算,希望能够制订出一份包括具体方案在内的三年计划。  5月25日,蒋介石由马公飞抵台湾高雄。此时

7、,李宗仁是代总统,蒋介石在行政上已无职务,但仍以国民党总裁的名义控制和指挥一切。6月4日,蒋考虑建立东南军政督理委员会或监理团,自任主任,同时考虑以陈诚为闽台绥靖主任,由蒋自己代理,并且致电胡适,劝胡就任“外交部长”。原空军总司令周至柔致函蒋经国,对“总裁”越权指挥空军干部有所不满,蒋介石见函后表示:自己是“革命领袖”,其地位与“总统”名义的存在无关,没有“总统”名义,可以摆脱法律限制,对“革命军队”拥有“绝对无上之权力”,就更应起而积极负责,监理台湾军政,决不从此消极,任其所为,使革命“断种”。12日,他更进一步表示,决不放弃革命领袖的责任与权力,无

8、论对军队,对政府,一定尽监督与指导之责,任何人不得违抗。  台湾光复后,在陈仪主持下一直独自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