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定势及偏见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

论文化定势及偏见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

ID:10937016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09

论文化定势及偏见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  _第1页
论文化定势及偏见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  _第2页
论文化定势及偏见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  _第3页
论文化定势及偏见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  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文化定势及偏见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文化定势及偏见在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影响摘要:主要分析文化定势及偏见给跨文化非言语交际中的体态语、客体语、副语言、体距与体触行为带来的影响,并由此从教师和学生两方提出相应的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文化定势;偏见;非言语交际;跨文化交际    1引言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munication)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活动、相互交流的过程。  文化与交际不可分割,人们所有的交际活动都受其文化背景的制约和支配。因此,通常而言,理解与自己文化相同或相似的人的行为没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熟悉彼此的思想表

2、达行动和反应方式。可是,一种文化背景的人要理解处于另一文化背景的人的行为,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因为双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在缺乏足够的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我们必然遇到更多的相异性,而不是相同性。为了避免跨文化交际中因为互相不了解而造成的障碍,人们便开始对来自外来文化的人和事物进行分门别类。这种归类既有符合事实的部分,又有不符合事实的地方。而且更重要的是,由此得出的结论常会因为情形的不同而出现偏差。归类因此很容易转化为定型,即所谓的“文化定势及偏见”,而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2

3、何谓“文化定势”、“偏见”以及它们的特征    2.1文化定势及偏见的概念来源  “Stereotype(定势)”的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社会学家Lippmann早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PublicOpinion)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人所处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太复杂了,以至于不允许他对世界上所有人、所有事逐一亲身进行体验和认识。为了节省时间,人们便用一个简化的认知方法,将具有相同特征的一群人或民族、种族塑造成一定的形象。  而所谓“文化定势”是研究者通过观察研究某一民族、群体文化的各个层面,获得某些材料和事实并加以概括和

4、推断,得出概念,再给这种整体文化贴上其形象的标签。一般地说,它是一种情感上较为执着的信念,也是研究者对某一特定文化感知过程的产物。Porter指出:“定势使我们相信,爱尔兰人都是红头发、急脾气;日本人都个子矮、龇牙、狡猾;犹太人都精明而贪婪;黑人都迷信且懒惰。虽然这些概括为人们普遍接受,但它们并不正确。”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篇》中对于“偏见”一词的解释: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现象。  在中国人传统的定势思维中,日本人锐利进取,美国人自由富有,德国人呆板僵硬

5、,法国人浪漫闲适,非洲人懒惰贫穷,犹太人聪明绝顶。而这些都是属于过于一般化、简单化的定势造成的偏见,是忽略了个体及细节差别的过于概括的思维方式。  2.2文化定势及偏见的特征  根据RonScollon和SuzannealaodroBarker(1989)谈到非言语交际时认为,同言语交际相比,非言语交际具有更重要的功能意义,主要依据以下六个理由:第一,非语言因素在人际交往的语境中起着决定其含义的作用;第二,通过非语言交际的手段表达的情感更为准确无误,第三,非语言交际所传达的信息不会被歪曲,所以相对来说真实无欺;第四,非语言交际具有超交际(metam

6、unicative)功能,交际者往往依赖非语言暗示(cues)来判定交际者的意图,以达到高质量的交际的目的;第五,非语言交际的暗示作用可以更有效、更省时省力的传达信息;第六,非言语交际最适宜间接地传达隐含的示意,即一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交际内容。  3.2非言语交际的分类及相应受到的文化定势及偏见的影响  (1)体态语(以头部动作体态语及手势语为例)。  包括头部、面部、眼部、手部、腿部等的动作行为,它是非语言交际研究中的重点,一些体态语在不同文化中是共有的。比如,微笑表示和善,握手意味着友好。另有一些是在不同文化中是不同的。例如,在大多数国家,

7、点头表示“赞同”,左右摆动头表示“不赞同”;而在印度人和爱斯基摩人中,情形却完全相反;土耳其人通常用舌头打响、下巴转动表示“不赞同”。不同民族运用手势表意也有区别,这就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不小的障碍。比如:当年前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当他走下飞机时,曾用双手举过头顶并紧握在一起的动作向到机场欢迎的群众表示致意,然而这一动作却激怒了美国人,因为这一行为在美国文化中象征美国人被击败了。  (2)客体语(以衣着为例)。  哲学家汤姆斯.福勒(ThomasFuller)曾说过:“观其壳可知其核。”衣服有三项基本功能:遮体、舒适与文化展示。虽然服装仍然具有

8、前两项功能,但是它作为文化标志的作用却越来越显著。在美国,有些高级餐馆明确规定穿牛仔裤者不得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