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县柏林川地区金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宽甸县柏林川地区金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ID:10949454

大小:2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宽甸县柏林川地区金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_第1页
宽甸县柏林川地区金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_第2页
宽甸县柏林川地区金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_第3页
宽甸县柏林川地区金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_第4页
宽甸县柏林川地区金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宽甸县柏林川地区金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宽甸县柏林川地区金钼矿化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摘要:柏林川地区位于辽东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核部的印支期凤城碱性岩体东段的柏林川碱性岩体西北边缘。其两侧为辽东地区重要的金及多金属成矿带,通过对大地构造位置、构造岩浆岩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柏林川地区具备一定的成矿地质条件,且具有较好的Au、Mo等异常矿化显示。本文通过对地质背景、金钼矿化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的综合分析,以期对该区地质找矿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关键词:金钼矿化成矿条件柏林川Abstract:TheareaBaiLinChuanislocateintheno

2、rthwestmargentofBaiLinChuanalkalinerockbody,whichwasintheeasternpartofFengChengalkalinerockbodyIndo-ChineseepochoftheMesozoicera”tectonicmagmatitebelts”.ThetwosidesofthisareaistheimportantgoldandpolymetallicmineralizationbeltofeasternpartLiaoning,throughthetectoniclo

3、cation,theconditionsofmagmaticrocksstructure,geophysicalandgeochemicalanalyses,BaiLinChuanareasthathavea6certainore-forminggeologicalconditions,andhasgoodAu,Moabnormalmineralizationdisplay.Inthispaperwewillcomprehensiveanalyzethegeologicalbackground,geologicalcharact

4、eristicsofgoldandmolybdenumandmetallogenicconditions,andwehopeitcanhavecertainleadingpurposeingeologicalprospectingthisarea.KeyWords:Au-Momineralization;metallogeniccondition;BaiLinChuan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地质背景柏林川地区处于胶辽台隆营口~宽甸台拱与太子河~浑江台拗毗连部位,处于辽东中生代“构造岩浆岩带”的核部[

5、1](图1)。1.1地层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附图1)。下元古界辽河群有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大石桥组和盖县组;上元古界细河群有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古生界有奥陶系;中生界有侏罗系下统北庙组、长梁子组,侏罗系中统转山子组、大堡组、三个岭组。1.2构造6本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褶皱构造不发育,仅见柏林川西侧胖顶子向斜。断裂构造按形成先后顺序有东西向、北北东向、北西向三组。东西向断裂受主要表现为燕山期和印支期花岗岩体的侵入。北北东向构造十分发育,大致以0.4-0.5公里的等间距平行分布,其低序次构造均见有铀及多金属矿

6、化。北北东向构造大致分双山子、柏林川两个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大致分柏林川-下八里甸子、荒沟甸子-双山子两个构造带。1.3侵入岩本区中生代岩浆活动强烈,有印支期凤城碱性杂岩体,燕山期辽东南北两大花岗岩体。这两期岩浆活动均受东西向辽阳-本溪凹陷带边缘断裂带及北北东向的断裂构造带控制。印支期碱性岩,呈岩株产出。岩体以碱性正长岩为主,霞石正长岩类岩石出露较少。燕山期侵入岩,可分为早晚晚两期,呈岩株形式存在。燕山早期:主要为流纹岩、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从流纹岩人工重砂中有方铅矿、岩石微量元素铅高于克拉克值来看,流纹岩具有铅锌成

7、矿专属性。燕山晚期:主要为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侵入侏罗系及以前地层,并侵入燕山早期次火山岩,急变式-渐变式接触。脉岩主要为印支末期及燕山期的正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正长细晶岩、石英正长细晶岩、煌斑岩、闪长玢岩等,一般呈近东西向或北东向展布,与区域构造格局基本一致。2金钼矿化特征6太平沟金钼矿化构造蚀变带走向北北东向,倾向北西向,倾角78°,总体出露长约1000米,宽50-130米。Ⅰ号化探异常片中钼化探异常产出形态、规模基本与太平沟金钼矿化构造蚀变带一致。据旧坑取样分析(图3),控制金矿化体厚度大于10米,金矿化品位一般为0.5-

8、1.3×10-6,含矿岩性为构造蚀变岩化的碱性岩,同时在该点附近地表取样金矿化品位可达19×10-6(褐铁矿化构造蚀变岩转石)。对太平沟金钼矿化构造蚀变带进行钻探揭露(ZK1、ZK2),钻孔中发现了金、铅、钼异常矿化(图4)。异常矿化呈细脉状沿构造裂隙充填,裂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