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小狮子》课例分析

《两只小狮子》课例分析

ID:10950262

大小:3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两只小狮子》课例分析_第1页
《两只小狮子》课例分析_第2页
《两只小狮子》课例分析_第3页
《两只小狮子》课例分析_第4页
《两只小狮子》课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两只小狮子》课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年日照市中小学优秀创新教学案例评选《两只小狮子》教学课例单位:日照市实验小学姓名:焦春燕联系电话:13468350052《两只小狮子》教学课例一、教材分析《两只小狮子》是一年级下册语文中的第27课,是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是“好品质”。这篇课文是我在2月22日在实验小学第一次公开课所讲篇目。当时我选这篇课文的理由是我自己觉得有趣,童话意味浓,讲起来会比较有意思。以下是我对这次讲课教案的分析:二、学生分析经过大半年的一年级的学习,一年级下学期,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掌握了初步的阅读课文的

2、方法,学会了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本课将继续领着学生们认读生字,学习带着感情读课文,学习朗读表达语气的标点符号。三、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四、教学重难点识字。朗读课文。五、教学过程及分析(一)、导入。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出示图片,配上讲述),讲到出现两只小狮子时,说,这两只狮子可爱吗?跟他们打声招呼吧。随后,出示课题,书写课题,齐读

3、课题。我在书写课题时,嘴里说,请同学们看黑板,但是字写得比较潦草,徐校长如是评。另外,反犬旁的笔顺有错误,应为“撇、弯钩、撇”。徐校长认为有必要加强教学基本功的练习,我自己认为应该多练练字,所以打算练毛笔字,并已付诸行动。导师牟慧珍也看出了我的偏旁的笔顺问题,给我提了出来。(二)、初读课文。老师:根据拼音把字读准。圈出生字,读一读。徐校长肯定了按照拼音读准字音的读书方法。因为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巩固汉语拼音”,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三)、出示生字词。大屏幕出示生字及词语。按顺序,先带拼音读,后去拼音读,各

4、种花样的读。随后,我问学生: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我的意思是引导学生说出“加一加、减一减”等的识字方法。但是学生对这个问题很糊涂,没有敢举手的,被我临时叫起来的一个小男孩也很为难。徐校长说,我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问的方法不对,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归归类。另外,我这堂课没有写字训练,写字应该是和识字分不开的,是与讲授课文融在一起的。不能光热热闹闹地让学生读,还得让他们有安静的时间,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总之,因为孩子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所以要合理组织课堂学习活动,保证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孩子有事情做。老师还要做好

5、监控,时刻关注,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参与了学习活动。(四)、指导朗读。学完生字,我先让孩子们给课文分好段,接着安排学生们读课文,我特别注意指导学生读出疑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并采用齐读、师生对读、学生指导读、老师范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最后,我让孩子们齐读狮子妈妈的话(大屏幕出示),渗透关于“勤劳”的思想内容。徐校长说,指导朗读时光热闹不行,关键还得看孩子们是不是读进去,所以,朗读时注意“抓词抓句”,抓住重点词语读通课文。比如,第二段,讲第一只小狮子如何刻苦时,就要抓住“整天””非常”等词语。此外,还要注意在读课

6、文时加强对词语的积累,可以把一些常见的或优美的词语画出来,读熟,学会运用。此外,课堂教学还要适当变换学习方式,让学生有“静”的时间。此外,我的导师牟慧珍,以她多年的丰富经验纠正了我几个问题,如课堂上说话太快,这样对小孩来说等于没说,课堂语言尽量儿童化,学生回答完问题记得及时鼓励。牟老师从情感的角度,给我的课堂多添了一些人情味。(五)、课堂练习。我原本设计了“读读说说”,这是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但时间临时不够,就改成了课下练习。我的练习设计方式比较按部就班,徐校长评说练习设计应当适当、科学、合理,可以见缝插针地提问,比如,

7、在讲完课文后,问一句,“如果让你夸一夸勤劳的小狮子,你怎么夸?”(六)、小结及作业。我布置的作业是:想一想,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把你想到的故事画下来。徐校长总评曰,教语文是用课文学语言,做好三件事——写好字,读好书,写好文章。这些需要每节课都去训练。作为老师,要练好自身基本功,即写字,读课文,写作。还有,不管谁来听课,让孩子有所收获。(七)、板书设计27、两只小狮子懒狮子勤狮子懒、骄傲非常刻苦六、教学反思1、利用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来指导朗读。2、在阅读课文时学习生字。学习生字时,读写结合。3、练习穿插

8、在课堂教学中,可随机出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