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关于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论文

ID:10950465

大小:5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09

关于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论文_第1页
关于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论文_第2页
关于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从心理测量的角度看创造力的培养论文论文摘要:我国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时代的进步也使创造力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从创造力的心理测量的角度,阐述了创造力的内涵,介绍了创造力的心理测量形式:基于发散思维、基于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以及基于创造性个性的测量。同时,针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给出了一定的建议。论文关键词:创造力;创造力测量;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人类自身潜能的发挥,而潜能中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潜能,即创造力。自吉尔福特于1950年在美国心理

2、学会提出呼吁以来,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即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freels)测验和Mednick的遥远联想测验(RAT)。Mednick认为,创造力就是把头脑中的观念按照不寻常的、新颖独特并且是有用的方式加以组合,形成一种新的联结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考察被试的概括能力,即从具体特征中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一个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训练其对同样刺激产生不同联结来提高,创造性过程是将互相关联的元素进行组合,使之成为一个用于指定需求的新联结。遥远联想测验与吉尔福特的发散思维不同,其最大特点就是测量被试建立词之间新联结的能力,

3、实际上就是在考察被试的概括能力。因此,这一测验与发散思维角度的测验具有互补性。3.以创造性个性为指标的评价工具(1)发现才能团体问卷该问卷是S.Rimm和G.Davis分别于1976年和1980年研究出来的一种测试方法。其使用和研究范围很广,涉及各种族、各国度的各种中小学生。它包括三个年级型,初级型用于一、二年级,基本型用于三、四年级,高级型用于五、六年级。问卷分别由32、34和33道是非题组成。该测验主要测量中小学生的独立性、坚持性、变通性、好奇心、兴趣广度、过去的创造活动及爱好等。(2)你属于哪一类人托兰

4、斯在1965年编制了一个简便、易行、相对有效的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你属于哪一类人》。该量表包括66个从50项有关研究中收集来的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其中的项目均是自选形式,即二择一式,其目的是让受测者本人提供其创造性人格特征的报告,以了解他们的创造性水平。(3)探究兴趣问卷该问卷有两个版本,分别适用于初中生和高中生。该问卷包括60道自陈题目,分别测量创造性、独立性、冒险性、坚持性、好奇心、内省性、幽默感、艺术兴趣等特点以及创造性活动的个人背景、兴趣和爱好等。测验项目以五点量表的形式出现,其等级分别为:“否”、“有

5、点”、“一般”、“较”、“是”。该问卷的信度、效度较为理想。三、创造力的培养1.结合实际条件和情况,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同时也不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人们对创造力的研究,源于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在学校教育中,大部分教师所关心的是训练学生寻找一个正确答案的聚合性思维,学生的发散思维受到很大束缚,因此,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培养。这说明,忽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会强烈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而把发散性思维当作创造性思维也是矫枉过正。发散性思维是求异思维,仅仅靠发散思维也难以产生创造性的产

6、品。实际上,创造性活动是真正的、具有创新意义地去解决复杂的问题、产生有意义的产品的活动,这需要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的高度协调,才能构成相辅相成的高水平创造性思维,才能保证创造性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度地追求发散思维效应,同时也不要忽视聚合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最好能够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2.重视创造性人格的培养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发现创造性动机、创造性个性、创造性情感等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的培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高创造力者

7、常具有如下一些人格特征:求知欲强烈,控制能力强,严谨,有责任感等;兴趣广泛,语言流畅,具有幽默感,反应敏捷,思辨严密,善于记忆,工作效率高,从众行为少,好独立行事,自信心强;喜欢研究抽象问题,生活范围较大,社交能力强,抱负水平高,态度直率、坦白,感情开放,不拘小节,给人以浪漫的印象。另外,聂衍刚等的研究表明,9~19岁中小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5岁以前是第一个稳定期;15~18岁是突变期,16、17岁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的水平显著降低;18岁以后又进入第二个稳定期,其水平与第一阶段相当。因此,教

8、师应该关注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特征。3.创造宽松的环境来培养创造力研究发现,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培养创造力的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家庭环境,一个是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家长的培养意识十分重要。作为家长,应该做到:(1)不要轻易地批评孩子的意见。(2)对孩子富有建设性的想法,要加以鼓励,并给予正确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