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年龄结构效应研究

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年龄结构效应研究

ID:10950701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年龄结构效应研究_第1页
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年龄结构效应研究_第2页
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年龄结构效应研究_第3页
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年龄结构效应研究_第4页
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年龄结构效应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年龄结构效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年龄结构效应研究内容摘要:本文使用Park等(2010)的半参数协整方法,研究了人口年龄结构我国居民消费及储蓄的影响效应。消费、储蓄函数的“U”型及“逆U”型特征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符合生命周期假说。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居民消费、储蓄率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消费收入弹性为0.8695,收入储蓄弹性为0.1129,说明居民收入增长是促进居民消费及储蓄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同时也表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则是抑制储蓄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关键词:生命周期假说半参数协整人口年龄结构问题的提出生命周期假说(ModiglianiandBrumberg,1954)指出,人

2、口转变会影响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进而影响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水平。对一个经济体而言,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随着生命周期的不同发生改变,如果一个社会的人口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则边际消费倾向也会变化,如果社会上年轻的和老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提高,如果中年人的比例增大,则消费倾向会降低。5Mason(1997)在研究二战后亚洲的人口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有利的人口条件为经济的迅速增长提供了源泉,这些人口因素包括4个方面,一是生育率下降,东亚国家平均每名妇女生育子女的数量由6个锐减到2个甚至更少;二是劳动力人口的迅速增加,日本在这方面表现最为典型;三是良好的教

3、育;四是较高的储蓄和投资水平等。他把劳动年龄人口的迅速增长称为“人口红利”(DemographicBonus),因为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带来的高就业和高产出带动了人均收入的增加。此后,Bloom和Williamson(1998)以东亚国家为研究对象,认为东亚国家20世纪经济快速增长源于人口转变,其典型特征为由高死亡率——高出生率向低死亡率——低出生率的人口转变,这种转变的显著标志是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远高于非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实证分析发现总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影响,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则具有正向影响。而且,他们认为这种人口转变特征在未来东亚地区会逐渐消失,

4、但在南亚、东南亚国家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Erlandsen和Nymoen(2008)利用挪威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发现人口年龄结构每提高1%,长期来看,会导致人均消费水平下降0.31%;短期来看,人口年龄结构每提高1%,就会导致人均消费水平下降0.344%。5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就开始关注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问题,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包括邬沧萍(1984)、杜亚军(1988)、孟向京(1990)。此后,各种定量化分析方法被用于研究我国人口转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王德文、蔡和张学辉(2004)发现人口转变对储蓄率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儿童抚养比的大幅下降,国民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的部分会减少。但长

5、期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人口转变对储蓄的贡献率将不断降低。汪伟(2006)发现市场经济转型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与人口政策转变带来的抚养系数下降导致我国储蓄率不断上升。王金营、付秀彬(2006)发现人口老龄化对消费水平、消费规模和消费结构均有一定的影响。李文星(2008)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并没有对我国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长期下降是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不但如此,作者还认为人口年龄结构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居民消费具有不同的影响渠道。短期内,人口生育率冲击会增加人口总量,并提高抚养系数。长期内,这种冲击还会传导到就业和老龄化。本文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首先是方法上使

6、用半参数方法,通常认为非参数方法更能符合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典型特征;其次,在变量的选择上,我们将总人口分为11组,这11个原始变量同时采用,而不仅仅使用某一个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衍生”变量,这样更能准确反映我国居民消费行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5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根据Park等(2010),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消费函数的半参数模型设定如下:(1)式(1)中,参数部分x′tβ反映xt与yt的线性依存关系,而且xt假定为向量协整过程。非参数部分衡量年龄变量y对因变量的非线性影响,其中,ft为年龄分布的密度函数,g为年龄响应函数。本文,我们假设ft是确定的。ut表示服从稳定过程的误差。模型(1

7、)中并不包含截距项,对于函数g并没有任何限制。本文采用两种设定:设定1:考察年龄变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yt=ln(Ct),xt=ln(It)C表示人均消费水平;I表示人均GDP水平设定2:考虑年龄变化对储蓄率的影响S为储蓄率,使用名义总储蓄与名义GDP相除得到,Δln(It)=ln(It)-ln(It-1),人均收入增长率。5本文所使用数据时间跨度为1989-2009年,所有资料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