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到考试就紧张

孩子一到考试就紧张

ID:10953565

大小:2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孩子一到考试就紧张_第1页
孩子一到考试就紧张_第2页
资源描述:

《孩子一到考试就紧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月10日心理老师在线解答集萃★孩子一到考试就紧张家长A:孩子不管大考小考都紧张,手脚冰凉。有时候连名字都忘记了。他每次进考场,我没有给他压力啊,可是,考试就是考不好。家长B:我家孩子一到大考就会特别紧张,然后就是全身不对劲的这里痛那里痛,搞得我们不知如何是好。本来平常在班上成绩还算可以的,一到大考就名落孙山,这对孩子的信心又是不小的打击。家长C:越想考好,越想超过其他人,越考不好,该怎么引导呢?黄晓夏老师:家长得先放松一到考试就紧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孩子太关注结果,关注考试成绩。因为考得不好的人,他不在乎那几分的。

2、试问,如果刘翔在110米栏起点时想,我这回一定要跑第一,如果不跑第一,全国人民怎么看我,广告费又少赚多少……想的都是结果,那么他一定不能聚精会神地听发令枪,起跑冲刺,那么还未开始比赛,就一定程度失败了。此外是老师和家长的态度。我们大人们经常在考试前对孩子说,“不要紧张”,考试考完还会很关切地问,考得怎样,感觉如何之类。这些都是言语上要避免的。效果如何,我们做个小测试:告诉自己“不要想红色大象!”不要想红色大象,可是你大脑里是不是马上闪现了红色的大象?同理,告诉孩子“不要紧张”,等于让孩子“紧张”,因为人们无法在头脑里想象

3、一个用否定句表述的目标。所以直接告诉孩子“放松”、“尽力而为”就好了。还有些家长以为自己没有在言语上表达过这些话,不觉得给了孩子压力,但归根到底还是会在意分数,您的眼神、动作都可能传递给孩子焦虑和压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交流中,语言所占比重为7%,声调所占比重为37%,眼神和肢体动作所占比重为56%,可见非言语动作所表达的信息要远多于言语表达的,所以孩子们往往能感受到您内心真实的想法。想让孩子考试不紧张,得先从自己的心态下手,正确对待考试,才能帮助孩子面对考试焦虑。从做作业训练考试技巧已经是考试时容易紧张的孩子,家长要在平

4、时做作业时帮他养成好习惯。比如:作业时给自己限时,保持环境安静,先复习再做作业,不会的先跳过去。要知道,平时做作业是能训练很多考试技巧的。限时。是指孩子根据自己的大概情况估算的时间,不是家长给他们限时,非要何时做完。这样才不会拖拉。先复习再做作业。大多数同学是先做作业,遇到不会了查书查笔记本,然后照搬公式、格式,既影响了做作业速度,又养成了不会就寻求帮助的坏习惯,毕竟考场上做不到这些。而先复习再做作业,将知识在头脑中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记得的就是已经会的,不记得的就是一知半解或不懂的,这时再针对性地看,复习的效率就高了。

5、之后,把作业当成检验知识是否消化的的工具,这样更有意义,更有效率,还养成了考试的好习惯。不会的先跳过去。这并不等于碰到难题不做了,而是先做会做的,把握能拿到的所有分数,有时间回过头来再解决问题,因为考场上不会放弃难题,浪费了时间,以至于后面会做的题没时间做,就会吃大亏。让孩子试试把平时做作业想象成是考试,用以上的方法多练习几次。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会有所改观。到真的考试了,紧张了,告诉自己这只是一次大作业,和平时一样就好了。★你是否真正掌握知识?学生:学的时候,作业都会做的。但是一到考试,学的都不知道了。黄晓夏老师:

6、我一直很喜欢姚明的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努力为什么不一定成功,因为如果方向错了,方法不当,就不成功了。我想问这位同学:一到考试学的都不会了,那么试卷改后评讲时,你再做这些题目,是会还是不会呢?(学生:还是不会,但是知道应该怎么做。就是不知道对还是错。)那么问题就出在“没有真正理解”,别人告诉你答案了,你那会看似听懂了,你以为自己懂了,但实际上没理解。所以试试下面的做法:请复述一遍解题的过程,如果别人反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能回答出来,说明你真会咯!如果你无法复述或是回答别人的问题,恭喜你,你筛选出了自己

7、没弄懂的问题。我给你的建议是赶快找老师再问清楚。“可是我不怎么会问题的,错了,老师会说的。”不要找这种理由,你是愿意问问题被老师看不起呢,还是愿意考很差被老师看不起呢?再进一步想,学习是为了老师还是为了你自己呢?对于没有真正掌握知识的同学,我再强调一遍:对于自己不懂的题目,订正的时候老师讲解后,你一定得学会复述,找你的同学、好朋友、这道题还不会的同学再讲一遍,或者自己给自己讲一遍,为什么要这么做,这道题有什么思路,为什么我之前想不到呢?再就是给自己找几个类似的题目,练练手。我以前读书时有个很厉害的男生,他能钻研一道题,以

8、至于一类题都能做。他会多想,如果这道题加了根号,要怎么做呢?自己就想开了,结果考试就考了加根号的,同学都在考场想,他早做出来了。学习是靠理解的,知识学来是要用的,这也是一种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