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

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

ID:10954576

大小:34.62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9

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_第1页
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_第2页
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_第3页
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_第4页
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共同诉讼抑或群体诉讼——评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性质一、问题的提出自1991年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代表人诉讼制度以来,我国怔代表人诉讼的性质就一直是娈一个含混不清的问题。近年沓来,由于群体诉讼案件数量罟的不断上升,群体诉讼成了我国备受关注的一个热门话伤题,与此同时,群体诉讼与单共同诉讼两种运作方式的混枰淆和两个概念的混用也日益仃明显。许多本应属于群体诉讼的案件被当成共同诉讼的鸽案件来对待,5个人的案件海被作为群体诉讼来统计,几祛百人合并审理的案件则被归翥为共同诉讼。媒体的炒作更ǚ加剧了这种混乱。打开与共侄同诉讼相关的网页,可以看铞到许多诸如此类的标题:“觏

2、679名原告共同诉讼大庆酞联谊”、“中国首例共同诉疾讼案”、“大庆联谊案开庭,,共同诉讼首次得以实践”。共同诉讼在我国是早已存垄在的制度,为何会有首次实筮践的提法?几百人的案件是骁共同诉讼吗?带着这些问题伊,笔者查阅了近几年重点分〓析共同诉讼与群体诉讼以及升集团诉讼关系的文章。有文章是这样分析的:所谓群鸫体性诉讼,也称集团诉讼,洞是指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络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且在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诉讼。群体性诉讼与人数众多的共蟛同诉讼均实行诉讼代表人参臀与诉讼制度。群体性诉讼与鹊15/15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的差异键体现在:第一,起诉时当事惋人人数的

3、确定与否。共同诉↑讼在起诉时人数是确定的,ビ群体性诉讼当事人起诉时人旖数是尚未确定的,这是二者悭的一个重要区别。在群体性诉讼中,正因为起诉时人数螽尚不能够确定,所以,人民珏法院可以发出公告,说明案挚件情况和诉讼请求,通知权怛利人在一定期间内向人民法Щ院登记。那种以当事人人数伤的相对多少来判断是哪种诉讼制度是不确切的[1]。此文的分析有一定的代表性骥,我国理论与实务界许多人痨都将《民事诉讼法》第54ο条与第55条理解为共同诉ㄅ讼与群体诉讼的各自依据。关于共同诉讼的特征,有文况章是这样界定的:所谓“共訾同诉讼”,就是多个投资者冽通过律师向法院联合提出诉艽

4、讼请求。比之单独诉讼,共仝同诉讼的特点是一个诉讼程哄序解决成千上万个案件,避唳免成千上万个原告同时起诉砂到法院、法院同时开庭审理夏成千上万个案件所导致的效喉率低下和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在证券民事赔偿案中采用卒这种诉讼方式,将会给造假礞的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压力皆。与共同诉讼不同,在集团锨诉讼中,投资者不起诉也能ㄣ得到赔偿。集团诉讼采用的樱是“默示参加,明示退出”╋原则,一个投资者可以代表倬所有的投资者状告上市公司王,其它受损股民只要不明示怠放弃,即能获得赔偿。《民寂事诉讼法》规定了单独诉讼餮、共同诉讼和集团诉讼,但最高人民法院针对证券民事镇赔偿案件的司法解

5、释已将这逭类案件适用集团诉讼的可能赌排除在外[2]。该文将共ね15/15同诉讼与集团诉讼的区别理解为是否采用“默示参加,蒜明示退出”原则。上述看含法不仅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和一般研究人员的文章中,㈦而且也存在于一些权威学者蛎和有较大影响的论著中。例如,柴发邦教授在其主编的焙高等学校法学教材《民事诉讼法学新编》一书中指出:罴“这种诉讼虽属于共同诉讼谡,由于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遒,全体成员不可能都参加诉注讼,因而必须推选代表人。了”[3]又如,最高人民法锖院前副院长王怀安在其主编呗的《中国民事诉讼法教程》蠢一书中指出:“人数众多的侥共同诉讼和一般共同诉讼两

6、庠者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因⒌为人数众多,才设定代表人贾制度。”[4]为什么会产蝌生上述认识?我国《民事诉昧讼法》第54条确定的代表…人诉讼是共同诉讼吗?笔者趾认为,在我国《民事诉讼法酸》的修改已列上议事日程的疳情况下,面对日益增长的群宁体诉讼案件,代表人诉讼的嗅修改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鲠,澄清上述理论与实践上的旌误区,科学界定我国代表人属诉讼的性质,厘清共同诉讼枵与群体诉讼两者之间的关系芫,无论对理论研究还是司法N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尕时,也是我们完善代表人诉樟讼制度的前提条件。二、滤《民事诉讼法》第54条确剔立的代表人诉讼被界定为共憨同诉讼的原因考证

7、15/15我国《嘲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代表人萄诉讼有哪些表现形式?其在戈性质上是否均属于群体诉讼制度的范畴?在1991年睃《民事诉讼法》颁布时学术牦界就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睡认为,根据我国《民事诉讼焊法》第 54条和第55条#的规定,代表人诉讼有两种接情况,一种是共同诉讼中的代表人诉讼;一种是群体诉聆讼中的代表人诉讼[5];铣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群体诉讼耒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数确痛定的诉讼,一种是人数不确圩定的诉讼[3]134。也伟有学者将我国《民事诉讼法推》中的代表人诉讼分为选定牿代表人和集团诉讼两种,并盱将他们都看成是解决群体性

8、增纠纷的制度[6]。上述芩第一种认识源于《民事诉讼セ法》第54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