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 舞蹈专业术语

中国舞 舞蹈专业术语

ID:10955409

大小:27.00 KB

页数:0页

时间:2018-07-09

中国舞 舞蹈专业术语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中国舞 舞蹈专业术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舞蹈专业术语[舞台方位]舞蹈场记(舞蹈者的位置和走向、路线)专用以明确方向的名称,共八个方位。即舞台正前方为第一位,右侧前方为第二方位,右旁为第三方位,右侧后方为第四方位,正后方为第五方位,左侧后方为第六方位,左旁为第七方位,左侧前方为第八方位。为叙述方便第一至第八方位,依次简称为第1、2、3、4、5、6、7、8点。[人体方位]舞蹈动作多采用此种方位。即以身体本身的前、后、左、右为定位:分为正前,正后,左旁、右旁,左侧前,右侧前,左侧后,右侧后。为叙述方便可简称为前、后、左、右、左侧前、左侧后、右侧前、右侧后。[对

2、称动作]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右脚起做“平步”,对称动作即左脚起做“平步”。[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均有左、右面,常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别左与右。例如,用左腿向前“踢腿”,即为左“前踢腿”;右腿后撤成“踏步”,即为右“踏步”;左手做“按手”的动作,即为左“按手”;右手做“盘手”的动作,即为右“盘手”等。所以舞蹈训练中,经常简称做某动作为左“XX”、右“XX”。例如:左“虚步”、右“端腿”、左“山手”、右“摇臂”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脚、腿、手、臂)为动作腿(或动作

3、臂)做该动作。它是一种习惯用的、某动作略称的术语。[动作的单与双]某些动作,有时以单腿(臂)或双腿(臂)来做。单腿(单臂)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左或右(见上条)。双腿(臂)同时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双”字,例如:“双山手”、“双盘手”、“双踮脚”、“双脚转”、“双起双落”等。[主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议是指做舞蹈动作时支撑身体重心的那条腿。[动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时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重心的任务。4[身向]、[面向]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身向”

4、。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1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视点]眼睛的视结,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视点”方向以舞台方位(点)标记,如:“视8点”,即向8点平视;“视8点上方或下方,”即向8点的高处或低处看,当视点和身向一致时,则不再说明视点。[眼视]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转向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

5、,以此加强动作的“精、气、神”。[平圆]与地面相平行的圆圈路线。如右手在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立圆]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上弧线]手臂的运动路线,不是动作名词。“上弧线”是指手臂划“立圆”的上半圆运动路线,如:右手臂由左“旁平位”经“上位”到右“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即称“上弧线”。[下弧线]与“上弧线”相对称的下半圆路线。如:右手臂由右“旁平位”经“下位”到左“旁平位|”,这个

6、运动路线称“下弧线”。[双起单落]“跳跃”术语。双脚同时向上跳起,一只脚落地,另一腿停在任何姿态上。上肢动作[垂手]手腕放松,手自然下垂成指尖向下。[提压腕]手腕上提,同时手指放松下垂为“提”,然后手腕下压、手指上翘为“压”。上提下下压时,肘的位置要固定。[推指]先在“按手位”4十指交叉手心向上(见21页图20),然后小臂内转“手心向外推出,肘伸直(见21页图21)。可向下或向前、向上”推指“,这是使手指柔软的练习。[绕腕]“里绕腕”:先手心向上,然后五指主动踡起,同时“转腕”成手心向下。“外绕腕”:先手心向下,然

7、后五指主动踡起,同时“转腕”成手心向上。[立掌折腕]五指并拢,指尖向上,掌心向旁,手垂直。臂不动,腕转动,手做“切”物状。[前斜下位]手臂伸向“前下位”与“前平位”之间的位置,两臂间距与肩同宽。[单托手]手臂上举,手的位置在头顶偏前,掌心向“前斜上位”,中指尖与眉梢垂直。[双托手]双臂都在“托手”位上,两手手指相距约一拳余。[低展趐]见29页图23.[高展趐]见29页图33.上体动作[晃头]做法同“倾头”。“倾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含胸]“勾脚旁开腿”位上低头弓背,上体前屈,腰椎形成弓形,背似“上弧形”,骨盆

8、固定,眼视腹部。可训练脊椎松活。[展胸]“对脚盘坐”位上双肩向后掰,胸前控,头微仰,上体的肩、胸完全展开,骨盆固定,肩与地面保持平行线。也称“腆胸”,“展”与“含”往往是连在一起应用的。可训练脊椎松活。[提腰]上体由下至上向右、向左交替晃动,同时将腰椎、颈椎拉直,眼视前方。[松腰]经低头再“含胸”使颈椎、腰椎依次放松,背似“上弧形”。下肢动作[对脚盘坐]盘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