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区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

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区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

ID:10956548

大小:1.04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07-09

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区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1页
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区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2页
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区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3页
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区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4页
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区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采区设计大学学位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学习形式函授层次大专教学站点长治市工人文化宫题目: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采区设计姓名专业班级煤矿开采技术指导教师日期2015年7月30太原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1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1第二节煤层的埋藏特征13第三节井田境界及储量18第四节矿井开拓23第二章采区地质特征25第一节采区地质特征25第二节采区储量和生产能力29第三章采煤方法及采区巷道布置33第一节采煤方法的选择33第二节矿压观测情况35第三节采区巷道布置35第四节回采工艺与劳动组织37第四章采区运

2、输、防排水与供电系统布置41第一节采区运输41第二节采区防排水41第三节采区供电42第五章 采区通风与安全43第一节通风概况43第二节采区通风系统46第三节风量分配47第四节通风构筑物53第五节安全措施54第六章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62第六节采区电气设备的选型68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0第一章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井田地质特征一、交通位置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武乡县东南直距24km处的韩北乡下合村东南,行政区划属武乡县韩北乡。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4′11″—113°06′17″北纬3

3、6°43′02″—36°44′29″。井田位于武乡县东南部韩北乡下合村东南,距县城直距24km,运距29km,沁(县)~温(城)公路从井田外北部4.5km处穿过,与该线相连的武乡至韩北乡石门等地的县级公路距本矿北约2km。新建的武(乡)~墨(镫)铁路专用线位于井田外北4.0km处,由井田经武乡县城向北可至晋中、太原,向南可达长治、晋城、河南焦作等地。交通较为便利。二、井田地质勘探程度2011年9月9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规函【2011】1295号文件“关于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调整产能的批复”,批准山西下合煤业有

4、限公司矿井的产能由原来的300kt/a调整变更为900kt/a。矿井扩大生产能力后,在原批准的300kt/a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和已经建成工程的基础上,按照900kt/a规模的要求,对矿井各系统环节进行重新核定、布置和规划,本着充分利用已建成的设施的原则,因地制宜将矿井进一步改造成为安全设施配备完善、产能适中、效益高的中型矿井。2012年2月山西同地源地质矿产技术有限公司提交的《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补充勘探矿井地质报告》报告查明了井田地质构造形态,确定了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类;查明了可采煤层的层数、层位、厚度、结构及

5、煤层的分布情况,划分了煤层煤类,确定煤的工业利用方向。分析评价了直接与间接充水含水层的补、径、排的条件及其富水程度和对煤层开采的影响。确定了井田批采的15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2013年2月22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下发晋煤规发【2013】297号“关于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补充勘探矿井地质报告的批复”76,对该地质报告进行了批复。矿井地质报告达到了勘探程度,可作为兼并重组整合矿井设计、建设的依据。一、井田水文地质情况(一)水文地质条件1、地表水系井田内无常年性河流及地表水体,只发育季节性排洪冲沟或沟河,平时

6、干涸,雨季汇聚洪水,大部向井田中南部的下合沟排泄,局部向井田东南部边界处的另一条主冲沟排泄,两条主冲沟(河)在井田南部边界附近汇合后注入洪水河,而后向西南注入浊漳河北源,浊漳河向东南~东流出本省,在河北省境内汇入漳河。井田属海河流域漳河水系浊漳河支流。2、含水层(1)中奥陶统石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据2011年山西地宝能源有限公司在邻矿山西王家峪煤业有限公司施工补1(王家峪)号孔(位于井田东北5km,位置见区域图,有关抽水试验参数见表4-2-2),揭露奥灰191.20m,岩溶裂隙不发育,抽水试验,奥灰水水位标高573.

7、95m,平均流量Q=3.96L/s,单位涌水量q=0.0631L/s.m,渗透系数K=0.059m/d。水质类型为SO42-·HCO3-—Ca2+·Mg2+型水,PH值8.01,矿化度574mg/L,总碱度183.70mg/L,总硬度460.86mg/L。该孔奥灰岩溶裂隙不发育,试验资料代表性不强,本次报告对该水文孔的奥灰水位仅进行了参考,不予利用。2012年3月由山西省第四地质工程勘察院该矿工业广场施工一水井,井深752.99m,揭露奥陶系中统全部地层和下统部分地层。上部峰峰组灰岩岩溶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下部上

8、马家沟组和下马家沟组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水位埋深303.00m(未观测动水位),水位标高为637.99m,单井涌水量20m3/h,富水性中等,PH值6.78,总硬度438.6mg/L,水质类型为HCO3·SO4-Ca·Mg型。根据井田水源井奥灰水位及区域奥灰水位,确定本井田奥灰水水位标高为637.50-638.50m,奥灰水流向由北北西向南南东。76(2)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