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披露适度性原则

会计信息披露适度性原则

ID:10957086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会计信息披露适度性原则_第1页
会计信息披露适度性原则_第2页
会计信息披露适度性原则_第3页
会计信息披露适度性原则_第4页
会计信息披露适度性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会计信息披露适度性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会计信息披露适度性原则近期,在国内外一系列会计丑闻见诸报端后,如美国安然事件和国内银广夏事件,公众和监管机构的关注重心挪到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似乎如果一切都能在阳光下真相大白,那么投资者就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如果监管机构对这种趋势不加以很好的引导和控制,往往会导致矫枉过正——上市公司好比毫无武装的战士。本文试图从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度性原则角度,讨论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在制定相关准则和规则时,如何兼顾证券市场的信息透明公开和上市公司的商业秘密,从而真正保护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一、信息披露制度发展回顾信息披露制度又称信息公开制度,是指证券发行者将公司财务经营等信息完整及时地

2、予以公开,供市场理性地判断证券投资价值,以维护股东或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随着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以会计信息提供、会计信息传递、会计信息评价、会计信息监管为主要内容的信息披露制度越来越受到各利益相关团体和证券监管部门的重视。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提出了既不违反会计准则,又可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新思路,那就是把财务报表扩大为财务报告。安然事件以后,美国国会通过了旨在进一步规范证券市场的《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其中对于财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时性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不是越多越好,会计信息的披露应不应该有个度呢?过去,理论界主要认为上市公司

3、公开的信息披露会导致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提高,仅就我国而言,关于证券市场有效性和会计披露信息含量问题,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理论界已进行过较多卓有成效的探讨,所有的这些研究都认为上市公司应该尽可能详尽地进行信息披露。相反,实务界却开始关注信息披露成本。美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为新的披露规定导致的信息披露成本增加感到不安。众多学者认为企业所承担的财务信息披露的义务已经远远超过适度。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始探讨企业信息披露的适度性问题。有调查显示:71%的被调查公司不愿披露会计报表中“重要事项”所涉及的相关信息,我国上市公司用于信息披露的成本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二、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理论挑战—

4、—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否过度?伴随着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的建立,对于该制度存在价值的批评从来就没有停息过,主要表现在三个学派:信息无关学说:投资者的收益与其购买股票时是否得到足够的信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更为激进观点认为:二十世纪证券市场的信息披露是一种极大的失败,其给予投资者的保护只是表面的而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信息信号学说源于信息经济学,后者认为,由于证券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了向市场表明其良好的财务状况和较好的发展潜力,以便在筹资活动中占据较为有利的地位,上市公司会主动向市场披露相关信息,借以向市场传递其经营业绩优良的“信号”,而为了使其传递信号的行为更为有效

5、,上市公司会自然的关心投资者的需求,披露其所关心的相关信息。信息自生学说认为证券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有效市场,市场上的信息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完全流通,市场可以迅速消化证券市场的任何重大信息,投资者深信他们拥有平等的投资机会。从这个角度而言,信息披露制度并未增加资本市场的信息含量,也就是说信息披露制度作用不大。三、对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实务挑战——是否有违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由于在公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权已脱离企业而单独存在,股权交易使得股东经常处于变动状态,最终形成所谓的委托者“虚位”。由此,一个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并不减少另外的投资者对会计信息使用的效用,另外的投资者可

6、免费使用会计信息,即所谓的搭便车行为。随着信息披露内容的不断扩充,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也正在逐步浮出水面,即对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然而,由于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对于一些企业视作商业秘密的信息作了强制披露的规定,使得竞争对手可以搭便车,而上市公司处于竞争劣势的地位。为了对此问题作出更为清晰的判断,有必要首先对商业秘密的定义及特征作一个简要的探讨。1996年的美国《经济间谍法》又规定,所谓商业秘密是指各种形式与类型的财务、商务,科学、技术、经济或工程信息。我国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商业秘密定义为“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

7、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1995年《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中,对商业秘密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更为完整的解释,其中将“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解释为“能为权利人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经济利益或者竞争优势”。可以看出,商业秘密一般泛指工业、商业和管理三个方面的秘密信息。一般来说,商业秘密可以分为技术秘密和经营秘密。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信息,如果涉及商业秘密,一般应当归类于经营秘密一类。财务会计信息在何种情况下,会成为商业秘密呢?这和商业秘密的特征有关。一般而言,公认的商业秘密都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