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低碳经济建设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低碳经济建设

ID:10963855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09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低碳经济建设_第1页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低碳经济建设_第2页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低碳经济建设_第3页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低碳经济建设_第4页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低碳经济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低碳经济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低碳经济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友好的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就此,农业要如何有效作为是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重要命题。毋庸置疑,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则必须要着力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着力发展适应低碳经济要求的现代循环农业是一个重要方向与举措。  一、大力发展低碳

2、经济势在必行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经济模式,关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预见,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业态,而且将会成为未来全球社会文明的主流形态。就我国而言,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高碳运行,从1986-1987年的冬季开始,我国已连续经历了25个暖冬.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前列,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繁重,我国的CO2排放量由1990年的0.61GtC上升到2005年的1.41GtC,上升了13.%;单位GDP中CO2排放量是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5.3倍;按联合国

3、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2次评估报告给出的全球增温潜势计算,1994年我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约为3650106t的CO2当量,其中CO2,CH4和N2O分别占73.1%、19.7%和7.2%.  到2020年,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40%~60%;单位GDP的CO2排放降低50%左右.如果我国采取更加严格的节能减排技术(包括CCS)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并且在充足和有效的国际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下,则我国的碳排放有可能在2030~2040年达到顶点,之后进入稳定和下降

4、期。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要看到,我国人均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1.4亩,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0%,我国人均森林占有面积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资源短缺,人口众多,更需要探寻发展的新模式,以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循环农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便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7.1亿吨碳.但在看到我国森林碳汇潜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极限。

5、1994年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7%,农业CH4排放量占我国CH4总排放量的50%.农业N2O量占我国N2O总排放量的92%.2015年我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将比1994年增加48%,畜牧业CH4排放和农田N2O排放是主要的贡献因素,其分别比1994年增加73%和53%.气候变化将导致农业损失大于工业损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认为,利用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是减排的最佳方法。  我国可以改进森林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扩大造林面积。由于受到自然条

6、件的影响,这些措施的成本可能会很高。我国人地矛盾相对比较突出,用于造林的土地面积有限,环境条件较差,通过人工造吸收的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在CDM项目竞争中缺少优势。我国土地约三分之一为沙漠,约三分之一为高原,因此未来大幅度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困难非常大。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由于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要增加粮食等农产品,那就需要发展资源科学利用的循环经济。  现代循环农业是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农业类型。循环农业不仅具有现代农业

7、的运作高效性,同时更具有循环农业资源节约性,而且可以通过优化组合,实现优势充分叠加而产生综合性的集成效应。以突出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十分强调优化集成与合理循环,尤其要取立体增值效益则是一个重要的要求,其高效种养模式应具有立体结构、生态功能、市场属性、综合效益。它不只是在景观上立体,而是在生物再生产、经济再生产上具有多维立体结构和功能。在广度上,它讲究生物多样性,建筑在农、林、牧、渔、鸟、虫、微等生物生产的环境中;在深度上,对资源的保护性开发,要具有相当的深度,如对气候、土壤、水分、生物、

8、劳力、资金、物资、科技、信息等资源的开发要统筹规划,既深度开发,又积极保护;在高度上,既把握物流、能流转换规律,适度延伸食物链(X),又按照经济增值(殖)规律,延伸产品加工、贮运、销售链条,达到多维经济增值。现代循环农业综合开发形式包括:高效优质种植模式,高效优质养殖模式,种养匹配的复合模式,产业园区开发模式,流域综合开发模式等。这些发展模式都是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也是低碳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具体实践与生动展现。  从整体上看,循环农业与低碳经济的相同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