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源酶生物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内源酶生物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ID:10968926

大小:5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内源酶生物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_第1页
内源酶生物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_第2页
内源酶生物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_第3页
内源酶生物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_第4页
内源酶生物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源酶生物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内源酶生物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消化效能研究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用水需求急剧增长,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这些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种类、形式多样,数量庞大,如果这些污染物质不经过处理转化,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当污染物含量超过水体环境的承受能力时,将致使水体遭受严重污染,导致水质恶化,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必须采用污水处理技术降解和转化污(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尤其是有机污染物,减少其进入水体的数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水资源环

2、境。十一五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水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极大地促进了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2013年第一季度建设和运行情况的通报》显示,截至2013年3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451座,污水处理能力约1.45亿立方米/日,第一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102.6亿立方米,与2010年第一季度相比新增处理量28.8亿立方米。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渣,一部分是污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被浓缩到污泥中,另一方面是生物方法处理污水时,微生物菌体繁殖、体积、数量增加

3、。污水处理后经过固液分离,上部的出水被直接排放到水体环境,但是固体会被移除,以进一步的处理和最终的处置。污水的净化程度越高,污泥的生成量就越大,如采用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工艺的污水厂,其污泥产量会比采用二级处理工艺的污水厂增加0.51.0倍[1]。随着我国污水处理事业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量、处理效率及处理深度都会提高,相应的污泥产量也会显著增加。..1.2污泥处理处置现状(1)减量化。一般浓缩后的污泥中仍含有95%以上的水分,尽可能的减少污泥中的这部分水分、降低污泥体积,将利于后续的处理、利用和运输。(2)

4、稳定化。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容易发生厌氧降解、腐败并散发恶臭。必须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达到稳定。(3)无害化。消除污泥中的病原体以及其他的有毒有害物质。(4)资源化。污泥中含有的大量生物质既是污染物,也是一种相对密集的能量资源。如果这些能量资源和营养元素被直接当做废物处理,是能源的一种浪费。研究人员的目光已经转向污泥的资源化,污泥的资源化就是充分利用和回收污泥中的能源和能量,变废为宝。我国目前积极开展污泥处理处置工程建设与示范,推广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污泥好氧发酵堆肥的土地利用。..第

5、2章材料与方法2.1试验材料本试验所用污泥取自哈尔滨文昌污水处理厂二沉池。试验菌株均从哈尔滨文昌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获得。剩余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如表21所示。(1)初次富集培养基(L):可溶性淀粉5g;蛋白胨1g;牛肉膏0.5g;NH4NO31g;NaCl5g;水1000mL;调pH至7.07.2。(2)淀粉酶产生菌的富集培养基:可溶性淀粉10g;NH4NO31g;K2HPO41g;MgSO47H2O0.5g;FeSO47H2O0.01g;NaCl0.5g;水1000mL,调pH为7.07.2,121℃

6、灭菌20min。(3)蛋白酶产生菌的富集培养基:蛋白胨10g;NH4NO31g;K2HPO41g;MgSO47H2O0.5g;FeSO47H2O0.01g;NaCl0.5g;水1000mL,调pH为7.07.2,121℃灭菌20min。(4)固体分离培养基:1L二次富集培养基中加入18~20g琼脂粉作为分离培养基。(5)种子培养基(L):蛋白胨10g;牛肉膏3g;NaCl5g;可溶性淀粉2g;pH为7.07.2,121℃灭菌20min。(6)斜面培养基(L):蛋白胨10.0g;牛肉膏3.0g;NaCl5.0

7、g;可溶性淀粉2.0g;1000mL的蒸馏水;调pH至7.07.2,121℃灭菌20min。(7)酪蛋白琼脂培养基(L):酪素2g;KH2PO40.36g;MgSO47H2O0.5g;NaH2PO47H2O1.07g;NaCl0.16g;Trypticase0.05gZnCl20.014g;CaCl20.002g;;琼脂20g;1000mL的蒸馏水;调pH至6.57.0。.2.2实验方法各种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菌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专一性。对所筛选的产酶菌的菌落形态进行观察,用接种环取培养12h的菌

8、液在营养肉汤培养基上划线,封口膜密封后将培养皿倒置,33℃培养1224h。待长出单个菌落后,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透明度、表面光泽、质地、颜色、隆起形状、边缘状况等。通过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菌株进行微观层面上的观察。光学显微镜观察:将受试菌株经涂片,固定,结晶紫染色,水洗,干燥后显微镜下镜检观察;使用的光学显微镜为OlympusBX51型。透射电镜观察:取少量的受试菌的液体培养物,加入等量的磷钨酸钠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