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贸易壁垒缘起、发展以及现状探究

低碳贸易壁垒缘起、发展以及现状探究

ID:10974610

大小:3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09

低碳贸易壁垒缘起、发展以及现状探究_第1页
低碳贸易壁垒缘起、发展以及现状探究_第2页
低碳贸易壁垒缘起、发展以及现状探究_第3页
低碳贸易壁垒缘起、发展以及现状探究_第4页
低碳贸易壁垒缘起、发展以及现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低碳贸易壁垒缘起、发展以及现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低碳贸易壁垒缘起、发展以及现状探究[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抬头,尤其是近来美国抛出“碳关税”,以环保之名为绿色贸易壁垒再添新成员。我国作为全世界的“制造工厂”,以“碳关税”为代表的低碳壁垒必然会对我国的工业品出口造成重大影响。低碳贸易壁垒与其他绿色贸易壁垒一样,主要源自于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冲突,从环境问题被提出到如今发展到低碳壁垒经过了多个阶段,将其加以梳理分析不但有助于我们从深层次了解低碳壁垒的成因,更有助于我们选择对策。[关键词]碳关税;低碳壁垒;工业品出口;

2、贸易保护[中图分类号]F7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1-0033-03所谓“碳关税”,就是指对高耗能产品进口征收二氧化碳排放关税。2009年6月底,美国众议院通过一项征收进口产品“边界调节税”法案,其实质就是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碳关税”即对进口的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和一些化工产品,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11“碳关税”虽为“关税”,但还可能是国内税费、配额、许可证等,就本质而言,碳关税是为均衡各国减排成本,对特定国家进口产品采取的单边贸

3、易措施。而实际上,“碳关税”不仅不可能真正抑制碳排放,反而事实上会增加一种新型贸易壁垒。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已积累起来的先进的环保技术,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收取“碳关税”阻碍这些国家的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而以低碳为名实施贸易壁垒更会对中国半数以上出口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和影响。虽然短期内碳关税的征收还不是十分明朗,但充分了解低碳壁垒的发生发展,为我国应对“碳关税”做好充分的准备十分必要。一、低碳贸易壁垒的缘起低碳

4、壁垒虽然是“碳关税”提出之后诞生的新概念,但是,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资源、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设置的进口准入限制或禁止措施从来就不是一个新问题。低碳壁垒与其他绿色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产生的背景颇为类似。11从“温室效应”到海平面上升,经济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与人类对能源的开采使用就像是一对矛盾共生体。20世纪60年代之前,单纯追求GDP增长的观念长期统治着人们的认识,虽然当时已有学者提出“温室效应”,但很多国家都认为等到国家实力足够强大时,再来治理之前造成的环境伤害也不迟。如此一来,经济高速发

5、展带来了环境的迅速恶化。直到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该书引发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环保主义者的觉醒。在这一阶段,人们提出了许多发展的观点,其中最重要的便是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中提出的重要结论: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本身除了“量”的增长要求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总体的“质”的方面有所提高和改善。这一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国际社会开始正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6、》,该宣言提出的“7个共同观点”就包括“对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国与国之间要广泛合作,采取行动,以谋求共同的利益”。此后,联合国又在1992年5月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公约》于1994年3月开始生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为具体实施《公约》的减排目标,1997年12月,在经过艰难的谈判过后,《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终于达成《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并为此设计了以市场为基础的三种“灵活机制”,即联

7、合履行机制、排放贸易以及清洁发展机制。至此,市场化手段开始为提高“气候公共物品”的资源配置效率而发挥作用。11从国际社会认识到“温室效应”的严峻性,直至《京都议定书》的签订,经历了三四十年的时间。这一期间,环境问题从被漠视到逐渐得到重视,虽然在此期间没有明确提出针对高碳工业品征收关税的类似措施和建议,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无疑成为有关国家构筑环境贸易壁垒的国际法依据。另外,环境问题的凸显,使得1994年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也将“保护和维护环境”列为WTO的宗旨。虽然在W

8、TO多边贸易体制中没有单独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协议,但环保的内容仍散见于各个协议的条款之中。然而,WTO的多边协议对环境措施和贸易措施之间关系所作的规定多为原则性、框架性的规定,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这样很容易为环境贸易壁垒的滥用留下空间,同样,这些模糊性的规范也成为实施低碳贸易壁垒的国际法渊源。二、低碳贸易壁垒的发展11《京都议定书》诞生之后,到2009年8月,一共有192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秉承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京都议定书》只要求附件1的缔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