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程教参——第三单元女性天空-李清照词

语文教程教参——第三单元女性天空-李清照词

ID:10974682

大小:4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7-09

语文教程教参——第三单元女性天空-李清照词_第1页
语文教程教参——第三单元女性天空-李清照词_第2页
语文教程教参——第三单元女性天空-李清照词_第3页
语文教程教参——第三单元女性天空-李清照词_第4页
语文教程教参——第三单元女性天空-李清照词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程教参——第三单元女性天空-李清照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女性天空2.李清照词三首李清照[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李清照以"舟"为写情寄意的道具,三首创作于不同时期的泛舟词,清晰地展现了其个性情怀发展、演变的轨迹。少女时期的《如梦令》词里描绘的藕花深处的归舟和滩头惊飞的鸥鹭,活泼而富有生趣,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展现了她充满童趣的率直、活泼的个性。少妇时期的《一剪梅》是词人抒写闺情的名篇。作者以灵巧之笔抒写她如胶似漆的思夫之情的,反映了初婚少妇沉溺在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她之所以要“独上兰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

2、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作者大胆地讴歌自己的爱情,毫不扭捏,更无病态成份,既像蜜一样的甜,也像水一样的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态的爱情,泾渭分明,表现了词人对丈夫的思念及其对缱绻爱情的渴求,展现了她敏心善感的女性意识。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从靖康元年起,李清照连续遭到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过着长期的流亡生活。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 这种由时代及个人命运的变化所引起的性格变化,使她在南宋时所作的词充满了过去所没有的愁苦悲凉的感情。《武陵春》作于李清照晚年

3、寓居金华时。久经飘零,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地感到愁苦。表现了词人伤时感旧的哀思和情浓意切的爱国情怀,展现了她孤独憔悴的凄凉情怀。李清照从少女到少妇的情感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生活底色是温馨朗润的,而从贵妇到"孤舟之嫠妇"的情感转变则是突发性的,其情感基调是凝重灰冷的。(还可参见《李清照——乱世中的美神》一文相关段落)二、首先因为这二句构思巧妙。词人因无限哀愁,实际并无心情游玩,并非真的顾虑船小。这里却说“愁”重得船也载不动,才没有出游。其次

4、它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形象、生动。三、参见内容评析13【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有《漱玉词》。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李清照十八岁时嫁给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双方共同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活比较美满。靖康二年,她和赵明诚相继避兵江南,丧失了

5、向来珍藏的大部分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又病死建康,她则辗转漂流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孤苦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最擅长的还是词。她早年写的《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认为词在艺术上有它的特点,要求协音律,有情致。其在宋代刊行的《漱玉词》已经失传。【内容评析】《如梦令》赏析:现存李清照《如梦令》词有两首,都是记游赏之作,都写了酒醉、花美,清新别致。这首《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

6、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下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末,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13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

7、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低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一剪梅》赏析: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是一首工巧的

8、别情词作。词的起句“红藕香残玉簟秋”,领起全篇。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