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曾有“街头诗画”

青岛曾有“街头诗画”

ID:10975992

大小:2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7-09

青岛曾有“街头诗画”_第1页
青岛曾有“街头诗画”_第2页
资源描述:

《青岛曾有“街头诗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青岛曾有“街头诗画”吕铭康所谓“街头诗画”,就是在大街的一些展览橱窗上,张贴一些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的原创诗作,并且给配上一些画家的画作。这在50多年前的青岛就出现过。其中不少的投稿者,后来已经成为著名作家和诗人。现在许多五六十岁的文学爱好者,对此肯定还能记忆犹新。我既是这些“街头诗画”的亲眼目睹者,也是投稿者,还担任过市南区“街头诗画”的主编。现在,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电脑就可以在网络论坛或博客上轻而易举地发表自己原创的文学作品。毫无疑问,“街头诗画”从此就顺其自然地销声匿迹了……1959年:青岛市文联的《海鸥》,是最早的“街

2、头诗画”青岛市文联于1959年筹办《海鸥》文学月刊(即现在的《青岛文学》),当时的主编是著名诗人孔林。据说《海鸥》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及时创刊,于是就在广西路、中山路口的“中苏友好馆”的一排画廊,发表许多诗人的诗作,还有精美配图。每月1日更换出刊。由于那时的出版物很少,一时间这个“街头诗画”前是观者如堵。同时也有许多业余诗歌爱好者纷纷投稿。这时的青岛,也出现了“诗歌热”。但不久,《海鸥》月刊终于铅印成册得以正式出版,青岛的第一个“街头诗画”就偃旗息鼓了。1962年:市北“街头诗画”率先应运而生众所周知,在《海鸥》“街头诗画”停办之后,就是

3、全国人民饥肠辘辘的“三年大灾荒”时期。那时的人们唯一的想法就是解决吃饭问题。到了1962年,经济情况稍有好转。青岛许多文学爱好者,又想到能够有机会舞文弄墨。于是,当时的市北区文化馆在市场三路、中山路口(大窑沟邮电局对门)的一排展览橱窗,创办了“市北文艺街头诗画”,这是青岛市第一个区办的“街头诗画”。由佘余(真名:孙华文)担任主编。也是每月一期。投稿者都是业余作者。这在当时的青岛影响颇大。后来,孙华文支边参加甘肃建设兵团,主编改由患小儿麻痹症的著名回族残疾诗人马立彦担任,每期的诗稿都是市北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给他送到家里。1964,当时的台东

4、区文化馆在台东一路、现在青岛交通中专门外的一排画廊,办起了“台东文艺街头诗画”。可不久,因开展“四清”运动而很快停办。1972年:台东“街头诗画”如火如荼“文革”爆发后,文艺园地一片狼藉。广大作家、诗人和文学爱好者,根本不敢进行创作,而且发表也极其困难。1972年,台东区文化馆首当其冲,在台东一路的老地方又重新开办了“台东街头诗画”,还是月刊,同时还自行油印出刊《台东文艺》。主编是宫辰(真名:宫肇智)。这在当时,影响极大,这一来,投稿者纷来沓至,“街头诗画”前天天是人头攒动,有如火如荼之势。也正由于在“台东街头诗画”的影响下,使得青岛市各

5、个区的“街头诗画”如雨后春笋,接二连三地破土而出。1973年,市南“街头诗画”开始问世市南区是青岛市的中心区,也是最大的区。那时我正在市南区宣传部帮助工作,又因为过去经常参加创作和演出,与市南区文化馆的关系很熟。于是,我就毛遂自荐主动请缨,要来开办“市南街头诗画”并担任主编。1973年1月,在中山路、德县路口的一排12个宣传橱窗贴出了“市南文艺街头诗画”的创刊号。以后每月一期,在那文化荒芜的时代,这个画廊自然引人注目,况且又是在当时非常繁华的中山路。我每天都收到大量来稿,晚上就在我一家三口那只有7平方米的陋室里编辑诗稿,几乎许多文人墨客来

6、寒舍谈诗说文,甚至连当时山东出版社的编辑也光临我家组织诗稿。我每月还把优秀的来稿亲自刻板油印成册。“市南街头诗画”刊用的诗稿,我请高中的语文老师王励庚抄写,所有诗歌的标题就请当时在青岛市工人文化宫赋闲的著名书法家高小岩挥毫。还请当时在银行工作的窦世魁(现是著名国画家)、青岛六中的美术教师张白波(现是著名版画家)、青岛工艺研究所的沈嘉荣(现是著名工艺美术家)等人,为每首诗画插图。当时在“街头诗画”发表诗作的有:早已蜚声全国的儿歌诗人刘饶民、著名话剧导演钱明、著名残疾诗人马立彦、当时正在四方区少年宫工作刚17岁的孙云晓(现是著名教育家、中国青

7、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还有在工厂做工人的纪宇(现是著名诗人)、刘学江(现是著名作家)、高胜历(现是著名作家)等,还有更多刚刚开始学习写作的年轻人,其中有:青岛六中初中生孔健,现是著名孔学家)、青岛服装八厂女工张玲(现是著名作家)等等。前些年,作家高胜历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赞扬当时的“市南街头诗画”是“荒漠中的绿洲”。随即,“街头诗画”在各区全面开花在市南区之后,市北区就在辽宁路贮水山公园门口的画廊开办了“市北街头诗画”,邀请残疾诗人马立彦任主编。随后,四方区文化馆和沧口区文化馆也相继在其门前的画廊,先后开办了“四方街头诗画”与“沧口街头诗画

8、”。总之,这些“街头诗画”的共同特点是:都是设置在人口稠密的繁华商业区,人员流动量大,宣传群众面广;所刊诗作主题鲜明,短小精悍,形式多样有极强的时代感;所有的“街头诗画”主编,全部是义务劳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