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小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ID:10979079

大小:268.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09

小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计划_第1页
小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计划_第2页
小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计划_第3页
小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计划_第4页
小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计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年制专科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计划(试行)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音乐教育专业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音乐教育专业(音乐教育方向)招收高中毕业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的思想品德。培养具有较强的音乐表演和教学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小学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在小学从事音乐教育教学活动,能在小学组织课外文艺活动和竞赛工作。能适应小学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2、和价值观,热爱小学音乐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较宽厚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懂得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具有先进的音乐教育思想和进行小学音乐教育科研的初步能力,三、课程设置原则  1.时代性与前瞻性  课程设置力求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反映当代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趋势,贴近国际音乐教育改革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沿,体现新的音乐教育理念。  2.基础性与专业性  课程设置力求体现高等专科音乐教育的基础性,同时要紧密结合当今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和实

3、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针对小学音乐教育专业的特征,力求构建科学的音乐课程体系,提高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综合性与学有专长  课程设置力求根据现代科技发展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趋势,强化综合音乐素质教育,加强各科渗透,注重科学素养,体现人文精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同时,根据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综合性教育与单科性教育相结合,学有专长,一专多能。15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设置力求根据小学音乐教师职前教育的要求,既要科学地安排文化知识课和音乐教育理论课,又要

4、加强音乐实践环节,注重音乐教育实践,重视音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5.四位一体,有机结合在教学模式上,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实践课四大块合理组合,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音乐知识与音乐能力同步发展,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协调提高。 四、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本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四部分组成。四者有机结合,发挥课程的整合功能。  本音乐教育专业学制三年,全学程共156周,其中教学活动(含考试)93周,教育实践26周、寒暑假30周,机动7周(主要用于

5、社会实践、集体教育、军训等)。(一)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学校的主体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它是同一学年的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教学学科,它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共同的基本要求。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类课程。1.公共必修课本类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对大专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和基本文化基础素质教育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语文、英语、教师口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2.专业必修课本类课程是对大学专科学历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必修课程,

6、主要包括:音乐教育方向;有声乐、钢琴、乐理、视唱练耳、合唱与指挥、和声与钢琴即兴伴奏编配、儿童歌曲弹唱、儿童歌曲创作、中国音乐史与欣赏、外国音乐史与欣赏、手风琴、电子琴、舞蹈、小学心理学、小学教育学、小学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教育科研基础、书法等。专业主干课程如下:(1)乐理与视唱练耳15目标:·学习掌握音乐基础理论知识。能熟练地识读五线谱及简谱。·通过听觉训练,获得运用听觉判断、记忆、分析、听写歌曲及器乐曲片段中基本音乐要素(音值、音强、音高、音色、调式、调性、和声、织体等)的能力。·通过视唱,准确理

7、解和表达各类音乐术语、表情记号、乐句、分句等。·具有运用首调唱法或固定唱名法进行单声部音乐作品的视谱即唱能力,并从音乐理论上认识、理解首调唱名法与固定唱名法的内在关系。·了解多声音乐相关知识。培养多声音乐的感知力。·理解音乐风格形成的因素。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认同感。·了解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知识。教材:李重光编著《基础乐理》高等教育出版社黄明智王光耀编著《视唱练耳教程》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2)声乐目标:·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声乐艺术审美力与修养。·掌握正确

8、的歌唱方法,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正确理解歌唱与语言的关系,能运用普通话和必要的其他语言进行歌唱。·正确理解声乐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学会分析与处理歌曲,具备演唱不同风格特点歌曲的能力。·与钢琴教学相结合,具备自弹自唱的能力。·能辨析发声的正误,具备独立教唱歌和辅导课外声乐活动的能力,掌握声乐教学的基本方法,了解青少年发声特点,具备变声期发声练习和嗓音保健的有关知识。教材:中国作品(一)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7-5621-2298-9/J。177中国作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