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定稿)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定稿)

ID:10979936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定稿)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定稿)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定稿)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定稿)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定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定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章回小说我国古代长篇小说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分回标目,把复杂的故事情节分为若干段落,每个段落称为一回。每回前用两句对偶的文字标目,概括本回故事的主要内容,称为回目。凡是采用这种形式写的长篇小说,就称为章回小说。这种形式,源于宋话本,明清长篇小说普遍采用,因此,章回小说也作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称。由于这种形式,源自“说话”,所以每回多用“话说”一语开头,每回末尾多用“且听下回分解”作结。2.世情小说即写世态人情为主的小说。所谓世态,指的是整个社会状况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所谓人情,包含人的思想、情感、心理、愿望和理想等

2、整个精神世界。“大概都叙些风流放纵的事情,间于悲欢离合之中,写炎凉世态”,以《金瓶梅》为代表。3.英雄传奇小说以历史作为故事背景,虚构为主,着重描写人物的英雄业绩。这类作品在《水浒传》的影响下也有大的发展。较著者有熊大木《北宋志传》,郭勋《皇明英烈传》,袁于令《隋史遗文》等。4.拟话本“话本”是宋元“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拟话本,则是文人模拟话本形式而作的小说。现在多用以指明代文人模拟话本而写的白话短篇小说。这类作品已不是供艺人演讲之用,而成为一种主要供案头阅读的作品。如冯梦龙“三言”中的一部分作品和凌蒙初“二拍

3、”中的作品就是“拟话本”的代表。5.神仙道化剧是元杂剧的重要形式。其内容主要往往运用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神仙故事加以推衍、变形,演述修炼成仙、教化度人的故事,但鉴于当时社会的诸多丑恶黑暗状况,杂剧作家常常采用象征的笔法来批判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另外在立意上有明显的道教思想色彩。6.唐宋派明代嘉靖年间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等。前后七子倡言复古之,散文创作以摹拟古人为事,缺乏思想,文字佶屈聱牙,流弊甚烈。唐宋派力矫时弊,主张学习欧阳修、曾巩之文,一时影响颇大。其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

4、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承发展,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7.公安派明后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为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其中袁宏道声誉最高,成绩最大,被称为“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领袖。他们深受李贽“童心说”的影响,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叙小修诗》)。强调文学情感的真实性,反对虚伪。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必拟古,应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真情实感。总之,强调真实与变化是公安派理论的核心。8.苏州派明末清初的戏曲流派。代表人物有李玉、朱佐朝(

5、代表作《渔家乐》)、朱素臣(代表作《十五贯》)、叶雉斐(代表作《琥珀匙》)等。苏州派戏曲在题材上跳出了写儿女私情的狭隘圈子,贴近世俗人生,关注时事政治;在思想上揭露黑暗现实较为有力,具有鲜明的伦理教化指向;在人物塑造上,富于平民色彩,许多下层人物以正面形象活跃在舞台上。在艺术上,苏州派戏剧家能紧密结合舞台实际,戏剧冲突紧张、集中,结构周密、紧凑,熟谙音律,曲辞通俗,演出效果好。苏州派以其成功的创作实践推动了戏曲艺术向深度和广度发展。9.临川四梦指汤显祖撰写的《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部传奇。由于作

6、者是临川人,四部传奇都有人物梦境活动的情节,所以人们称之为“临川四梦”。又因汤显祖的书斋名“玉茗堂”,故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牡丹亭》是汤的代表作,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10.南戏四大声腔中国明代南曲系统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合称。四大声腔在嘉靖之前已形成,并在江南地区广泛传唱  。昆山腔是海盐腔衰微之后而振兴的,它的振兴,有赖于水磨调之功,行腔委婉细腻,流丽悠长,至明万历时,已是“四方歌曲,必宗吴门”。弋阳腔在诸腔竞奏的有明一代,一直在民间流行,有着较强的生命力  。特别到了明末,更获得观

7、众的喜爱,由依附昆曲剧目“改调歌之”,到独立创作剧目,逐步与昆山腔分庭抗礼。散曲与词的区别:1、散曲用韵比词更密;甚至句句押韵,平仄可互叶;2、散曲可加衬字,句式更自由。摆脱格律束缚。宋金时期民间艺人终于解决了词调,曲调有固定腔格,而语言表达要活泼生动的矛盾,对后代诗歌创作及戏曲,说唱文学都有深远影响。3、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与词一样采用长短句句式,但更加灵活多变,采用特有的“衬字”方式。元杂剧与南戏的艺术体制区别:1、北杂剧一本四折,外加一个楔子,或于剧首,或于剧中两折之间。南戏有题目和正文两部分组成,正文又包括

8、开场和正戏两部分,题目一般在戏文前面用韵文写成,介绍剧情四句诗“一副末开场”或“宗门大意”,正文“出”数多少,由剧情决定。2、北杂剧以正末一人主唱,根据主唱角色的不同,可以分为旦本和末本。角色共分四类:旦、末、净、杂。南戏以生旦为主,各色皆可以分唱。角色分七类:生、旦、净、外、贴、丑、末。3、北杂剧每折一韵到底;南戏一出中可以换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