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开题报告

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开题报告

ID:10980290

大小:89.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9

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控技术专业(本科段)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题目:数控加工中心刀库设计助学单位大连电子信息应用教育中心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2013年12月28日一、课题背景、目的与意义(1)背景:数控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初,在美国首先应用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它从机床工业开始,如今已渗透到航空、造船等其他机械制造部门。从过去的单机控制发展到现在的成组控制,一条线控制以至整个车间和工厂的自动化控制,涉及的新技术和配套技术也越来越多,数控技术已成为机电工业不可忽视的新技术,而且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这一技术还在不断深入和丰富之中。(2)目的:数控加工中心是综合的高新技术产品。

2、它柔和了机械、电子电工、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等技术于一身。对刀库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对工件表面进行连续加工的必要设备之一,配备了刀库之后可以自动进行镗、扩、绞、铣、销、钻等多工步的加工工步的加工,使加工中心集中多工序加工成为了可能,而刀库为加工中心的自动化换刀、多工位的加工提供了刀具的支持。刀库是换刀系统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减少加工过程中的非切削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提升机床乃至整个生产线的生产力。随着加工中心的发展,国家企业对高速,大功率,高效率的要求,以及ATC的设计的去向和系统化的走向,刀库的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了。(3)意义:随着现在科技水平的提高,我国工业

3、水平日益增长,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这样在机械自动化管理中,数控技术就越显其关键性的作用。在机械设备生产运营中数控技术作为其核心问题已经是衡量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所以,在我国的制造中数控技术成为首要考虑并被广泛应用的技术,这样就使我国的工业制造同时满足战略角度和发展策略的要求,大大提高我国工业经济水平。目前,数控技术已经成为机械制造中的关键性成分,而且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在日益更新换代的科技新产品的压力下,传统机械制造水平已经很难满足发展的需要,加上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业的发展,另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压力下都能使机械制造业开始加大对技术的改革创新管理,以满足多样化的现代产

4、品的发展和适应其换代的高速度。随着多品种小批量式产品的大量生产,外加各个企业单位对成本和交货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现代制造技术必须具备高柔性。为了增强有关机械制造业的高程度适应外界影响的能力,并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就必然引进现代数控技术,充分利用其灵活性,尽可能多地讲数控技术运用在机械制造业中,最终,提高机械设备的整体功能和效率,并促进设备的可靠性,使产品的质量上升到新的高度,适应激烈竞争的现代市场。国内现状我国数控技术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经历了初期的封闭式开发阶段,“六五”、“七五”期间的消化吸收、引进技术阶段,“八五”期间建立国产化体系阶段,“九五”期间产业化阶段,现已基本掌

5、握了现代数控技术,建立了数控开发、生产基地,培养了一批数控专业人才,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数控产业。目前,较具规模的企业有广州数控、航天数控、华中数控等,生产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型、普及型数控系统。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逐渐被用户认可,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是由于系统技术含量低,产生的附加值少,不具备与进口系统进行全面抗衡的能力,只在低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不能为我国数控产业起到支撑的作用,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技术创新成分低、消化吸收能力不足目前我国数控技术的研究主要还是依照国外开发的一些模式按部就班地进行。真正创新的成分不多,对

6、国外技术的依赖度较高,对所引进技术的消化依旧停留在掌握已有技术和提高国产化率上,没有完全形成产品自主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引进是加快我国控技术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引进的技术要实现从根本上提高我国数控技术水平,必须进行充分的消化吸收。消化吸收的力度不强,不但无法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而且还会造成对国外技术依赖性增强的反作用。 (2)技术创新环境不完善我国尚未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环境。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和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其技术创新意识不强。企业还没有建立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绝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创新组织仍处于一种分散状态,很难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

7、产品可靠性、稳定性不高可靠性的指标一般采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单位为h),国外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在10000h以上,国产数控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仅为3000—6000h。这使得可靠性、稳定性上就与国外技术相差很大,必然影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网络化程度不够我国数控技术的网络化程度不够,目前主要用于NC程序传送,采用纸带阅读器、串口通讯技术,其集成化、远程故障排除、网络化水平有限。 (5)体系结构不够“开放”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