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

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

ID:10980895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09

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_第1页
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_第2页
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_第3页
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_第4页
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内容摘要: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到满清闭关锁国前一直是东方文明及军事大国,深深影响着周围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随着社会的革新和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一直沿用两千年的文言文早已无法满足文学的需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变迁,继而出现了白话文。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将以及白话文的极力倡导者,他的语言观与日本语言文字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鲁迅语言文字观和日本语言文字发展的关系。关键词:鲁迅语言文字观日本语言发展关系在

2、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史上,文学革新往往都是以语言形式的变革为主要手段的。历史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成功并进一步发展,其语言的力量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71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指出了文言作为文学工具在当时情况下已经丧失了活力,因此,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语体变革,废除文言文进而大力提倡白话文,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5浅谈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影响内容摘要: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到满清闭关锁国前一直是东方文明及军事大国,深深影响

3、着周围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随着社会的革新和文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一直沿用两千年的文言文早已无法满足文学的需要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变迁,继而出现了白话文。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将以及白话文的极力倡导者,他的语言观与日本语言文字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汉字对日本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鲁迅语言文字观和日本语言文字发展的关系。关键词:鲁迅语言文字观日本语言发展关系在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史上,文学革新往往都是以语言形式的变革为主要手段的。历史上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能成功并进一步发展,其语言的力量承担

4、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971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指出了文言作为文学工具在当时情况下已经丧失了活力,因此,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语体变革,废除文言文进而大力提倡白话文,这一观点的提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5在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之前,实际上汉语的变革和转型早就已经开始,而且它的提出到转变乃至成功都和日本语言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变革最早源于黄遵宪出使日本,他到达日本后目睹并观察了日本的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从而提出了废除文言,提倡汉字简化,言文合一,也就是语言

5、文字统一的新思想。随后兴起的维新运动则把废除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成功看作是维新运动成功的意义所在,并大力倡导白话文。因而白话文的最初启蒙来源于日本,正如长沙理工大学吴建华说的:“中国现代文学的起点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在日本。”鲁迅是一位伟大的语言大师,从白话文的倡导者到杂文的开创者,他的文学创作无一不在展示着白话文的由来。虽说迄今为止我们依然没有发现鲁迅论述语言的任何专著或长篇文章,但这并不能代表鲁迅没有完整和系统的语言学思想,纵观鲁迅关于语言方面的论述,可以看到一条鲁迅语言学思想发展和演变的脉络,而这条脉络就

6、与日本文字改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日语对汉字的吸收5我国文字产生于约公元前13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当汉字传入日本以前,日本还没有形成自己固有的文字和语言。百济学者王仁携带着《论语》十卷和《千字文》一卷于公元285年左右东渡去到日本,为日本皇太子菟道稚郎子教授儒家学说和汉文,这也是有关日本人学习汉文汉字的最早记录。直到6世纪时期,日本正式学习汉文及后来直接向中国人学习汉文文字,汉文逐渐被日本社会所采纳。随着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交流往来频繁,日本当时的部分人士逐渐具备了汉字汉文的阅读和书写能力,并逐

7、渐形成了以汉文为主要的学术领域圈。7世纪到8世纪时期,日本人对汉文的了解和掌握就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随着中日两国的往来,汉文书籍不断传入日本,中国各个时代的汉字及语言文化逐渐地不断被日本人吸收,并把它和日本文化很好的融合到一起。日本人通过对汉语古典书籍的研究学习汉文和汉字,将汉字作为母体,由借用到变体用,逐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接着,日本人又研制出了其特有的“国字”,和制汉字。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日本对片假名和平假名的书写往往没有得到统一,明治维新的以后1900年

8、,日本政府才做了相关的明确规定,故而形成今天的这种形状。二.日本现代语言文字发展对鲁迅语言文字观的影响(一)鲁迅提出废除汉字鲁迅自家道败落以后便四处周游留学,南京求学时期是鲁迅最早接受西方现代思想的时期,真正大量地、系统完整地接受西方文明则要推到日本留学时期,他通过自5己最精通的日语技能学习了西方现代的文明知识。就在鲁迅留学日本这一时期,日语此时自身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并深刻地影响着鲁迅。在日语发展变化历程中,有两次重大的变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