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

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

ID:10992188

大小:7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09

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_第1页
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_第2页
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_第3页
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_第4页
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

2、第1中考话题作文语言创新佳作例评安徽鲍亚民[开栏的话]当深刻的立意和新颖的构思了然于胸时,成就一篇优秀作文的基石已经奠定。但实际上不少学生有了这块基石却仍然得不到高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语言运用。概而言之,语言和思想不相匹配。具体而言,有的词句重复;有的口罗嗦唠叨;有的片面绝对;有的贫乏单调;有的华而不实;有的词不达意。最常见的是华而不实和片面绝对。前一类属文风不正,读过些书籍便按捺不住,时不时要拿出来炫耀一番,结果却以文害义。后一类属思维偏激,想了些皮毛便一挥而就,动不动会走向极端,结果则以义伤文。也许,文风不正和这几年过于推崇华美的语句有关。大部分的中考

3、一类卷,以语言朴实清淡见长的十分鲜见。抢人眼球的多为名句迭出排比铺陈的“美文”。殊不知真正让人注目的是优美畅达的语言背后流淌的思想之源。思维偏激的同学,其作文语言爱用“必然”、“绝对”、“总是”等不留余地的词语。由于学生下笔前考虑不周,评阅读者常会有“未必然”、“不绝对”、“不总是”之感。试想,一个人在阅读他人作品时几次摇头置疑,还会给予高分吗?例如,为了证明“要善于从正确中发现错误”,就说“错误总是隐藏在正确背后”,能不让读者质疑吗?考生应当明白,除了语言积累不足外,表达的欠缺亦由思维方式单一所致。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更动了文字,同时也更动了思想。也有人说,语言是思想

4、的外衣。外衣的美丑固然会影响人们对“穿衣者”的影响,但前提是“得体”,一味求美而失了得体,美会向丑转化。如果思想是个婴儿,穿着成人外衣,再美也会给人以“家庭贫困”之感;如果思想是个男子,穿着女性外衣,再美也令人作呕;如果思想是具僵尸,套着绫罗绸缎,再高贵你也不会多看一眼。当然,在表意明确妥帖的前提下,力求完美高雅,会提升作文的档次。正如孔夫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说的那样,如果去掉有文采的兽毛,那么虎豹的皮革就和犬羊的皮革一样了,意思是语言表达毕竟有高下之分。但前提很明确,你必须是虎豹。所以,追求语言之美,先在准确、贴切、规范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的典雅优美,才相得益彰。第一式一语破的立竿见影[技

5、法透视]“立片言以居要”,写历来都重视这一点。好的文章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语破的就是用最简短的语言说出最重要的话。如: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只有五个字:“日本投降了!”这条短而又有千钧之力的新闻,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新闻”。一、一语破的一般有下列几种使用方式:1、文章开头一语破的,能够产生出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2、一语破的可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3、运用一语破的以示条理。二、一语破的有以下三条标准:1、要明。一语破的,要一下

6、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2、要美。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一语破的的美,主要指技巧美,有了这种美,才能先声夺人,吸引人看你的文章。3、要简。简洁是明朗的保证。俗话说“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个道理。[佳作平台]知难行易安徽歙县二中叶艳“知难行易”,是说求知得知难,行动使用易。知难行易与说说容易做起来难的言行观“风马牛不相及”,切不可混为一谈。当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高科技,开拓新领域,已成为世界潮流。人类已深深懂得知难行易,唯有迎难而上,方能健步而行。为什么说“知难行易”呢?第一,创造知识比运用知识更难。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周游列国,潜心于革命之学,险些命丧于伦敦,终于

7、积心血而成《建国方略》。面对这样的事实,难道还要我告诉大家说知很容易吗?叔本华说得好:伟大的思想家和科学家是人类的灯塔,如果没有他们,人类将在迷茫的大海中飘泊啊!第二,探索方法比运用方法更难。求知不止包括一般原理,更要掌握具体的方法。传说远古时鲧盲目采用水来土掩的方法,结果反而使洪水泛滥成灾,而禹以父为鉴,摸索出疏导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第三,认识规律比按规律办事更难。认识规律是一个积沙捡金的过程。规律不是推销员,不会自己找上门来,它有待人们不懈探求。改造利用沙漠资源就是一个认识规律的难题,一旦人类攻克了这一难题,沙漠变绿洲就不再是海市蜃楼。立足现代,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人

8、已经摆脱传统礼教的束缚,知难行易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当今中国,科技兴国、发展教育已是基本国策;环顾宇内,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真是蔚然成风。“知识就是力量。”新的科技革命的号角已经奏响,只有知难而上,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展望未来,人类仍须孜孜不倦地求知,我们的未知领域还很多。如何永保和平,让那口衔橄榄枝的白鸽自由飞翔,我们尚无良策;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还知之不足;如何从根本上抑制人性的贪婪与自私,让真善美的甘露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