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教案宋树祥主编

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教案宋树祥主编

ID:10994256

大小:32.34 MB

页数:124页

时间:2018-07-09

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教案宋树祥主编_第1页
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教案宋树祥主编_第2页
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教案宋树祥主编_第3页
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教案宋树祥主编_第4页
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教案宋树祥主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电子教案宋树祥主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频电子线路教案(2015—2016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师姓名:授课班级:二○一五年八月《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案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任课教师职称所在学院物理学院总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践学时0课程学分3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授课地点5301授课班级电子班学生人数课程地位与作用《高频电子线路》是我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班的专业核心课,也是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的必修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有关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

2、下基础。课程总体目标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基础课程,它是研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关于信号的产生、发射、传输和接收即信号传输与处理的一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非线性电路为主,学习谐振功率放大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电路、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和反馈控制电路原理、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选用教材、参考书目及多媒体课件教材《高频电子线路》宋树祥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高频电子线路》胡宴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是

3、否使用多媒体123课程总体设计一、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第一章绪论4第二章噪声与干扰4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6第四章高频功率放大器8第五章正弦波振荡器8第六章调幅、检波与混频8第七章角度调制与解调6第八章反馈控制电路4第十章频率合成技术6总计54学时二、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 1、教学方式: 以教师通过讲授为主,辅以课后习题和课堂讨论,完成相应的计算训练。 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3、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20%)+电路设计报告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50%)备注:1、选用教材及参考书须注明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等版本信息。2、此页是

4、针对整个课程而言的,放在教案首页。123《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章节教案章节第一章绪论学时4学时班级电子班时间第1周教学目标与要求1.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2.掌握无线电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及相关概念,信号的频谱与调制等特性;3.了解学习的对象及任务。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无线电通信的基本组成及相关概念;2.无线电信号的产生与发射。难点:无线电信号的产生与发射的相关概念,如频谱、调制等概念。课堂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作业与思考题作业:1.21.31.5注:1.根据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填写章节教案首页;2.教案或讲义正文附后,手

5、书打印均可。123第一章绪论本课程的特点1、电子信息与通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2、它是电路理论、信号与线性系统、低频电子线路等课程的后续课程。3、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要注意它与低频电路理论的不同分析方法和实验测试的不同点。4、课程要求:(1)通过学习掌握实际单元电路的分析方法。包括放大、振荡、调谐、调制、变频电路。(2)整机电路的分析和计算。(3)根据给出的指标完成部分电路的设计。1.1高频电子线路概述课程内容及要求:1.介绍信息传输和处理的基本电路,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2.要求掌握高频发射机、接收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电路

6、设计。3.介绍和分析了回路、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混频器以及调制、解调、干扰和噪音等。无线电通信发展简史从无线到有线:麦克斯韦方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赫兹证明了迈克斯韦的理论)。1895年,意大利的马克尼首次用电磁波通信获得成功;1901年,又完成了横渡大西洋两岸的通信;这意味着无线电通信进入实用化的阶段。1904年,电子二极管被发明,进入无线电电子学时代;1907年,电子三极管诞生,是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1948年,晶体三极管发明,电子技术发展史上第二里程碑;上世纪60年代,集成电路的诞生是电子技术

7、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无线电技术的核心任务是传输信息,高频电路所涉及到的单元电路都是以传输信息、处理信息为核心。1.2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原理框图信息源输入换能器发送设备传输信道接收设备输出换能器受信者噪声源信号源在实际的通信电子线路中传输的是各种电信号,为此,就需要将各种形式的信息转变成电信号。常见的信号源有:话筒、摄像机、各种传感器件发送设备发送设备的作用:将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的传输特性的信号。对基带信号进行变换的原因:123由于要传输的信息种类多样,其对应的基带信号特性各异,这些基带信号往往并不适合信道的直接传输。传输信道信号从

8、发送到接收中间要经过传输信道,又称传输媒质。不同的传输信道有不同的传输特性。如电缆、光缆、无线电波等。根据传输媒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有线通信: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缆1)双绞线适用于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