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矿1.5mt-a采区设计--大学毕设论文.doc

矿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矿1.5mt-a采区设计--大学毕设论文.doc

ID:10994366

大小:1.35 MB

页数:39页

时间:2018-07-09

矿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矿1.5mt-a采区设计--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1页
矿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矿1.5mt-a采区设计--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2页
矿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矿1.5mt-a采区设计--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3页
矿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矿1.5mt-a采区设计--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4页
矿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矿1.5mt-a采区设计--大学毕设论文.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矿采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矿1.5mt-a采区设计--大学毕设论文.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采矿学》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秦德鑫学号:201010014213班级:采矿B102题目:林西矿1.5Mt/a采区设计评语:指导教师:赵启峰职称:讲师2013年7月11日III设计感受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

2、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但可喜的是最终都得到了解决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着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体会到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义.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感谢我们的赵启峰老师.,老师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这次采矿设计的每个细节,都离不开老师您的细心指导。而您开朗

3、的个性和宽容的态度,帮助我能够很顺利的完成了这次课程设计。同时感谢对我帮助过的同学们,谢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让我感受到同学的友谊。由于本人的设计能力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我十分乐意接受你们的批评与指正,本人将万分感谢。目录III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1矿区概述11.2井田地质特征21.2.1井田地形及勘探程度31.2.2井田煤系地层21.2.3井田地质构造61.3煤层特征71.3.1可采煤层情况71.3.2煤的物理性质………………………………………………………………………………71.3.3煤的围岩特性……

4、……………………………………………………………………………71.3.4煤的特征……………………………………………………………………………………81.3.5瓦斯和煤尘…………………………………………………………………………………92采区境界及储量92.1境界92.2工业储量92.3可采储量102.3.1永久煤柱留设103采区参数113.1倾斜长度113.2走向长度113.3生产能力113.4采出率113.5煤柱尺寸123.6煤仓容量124采区巷道布置134.1采区巷道布置134.1.1采区准备方式的确定134.1.2工作面推进方向的确定134.1.3

5、采区开采顺序144.2生产系统154.2.1运煤系统154.2.2辅助运输系统154.2.3通风系统154.2.4排矸系统154.2.5供电系统154.2.6供水系统154.2.7排水系统154.2.8巷道掘进155采煤方法155.1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155.1.1地质概况及煤层赋存155.1.2采煤方法的确定16III5.1.3采高及截深165.1.4综采工作面的设备选型及配套165.2回采工艺235.2.1回采工艺方式235.2.2采煤工艺235.3生产组织方式245.3.1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24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56.2要技术经济指标25

6、参考文献26III林西矿1.5Mt/a采区设计1.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1.1矿区概述开滦林西矿位于蓟玉煤田林南仓井田范围内,地理座标为东经117.37,北纬39.50。东北距玉田县12公里,井田范围内交通四通发达,电力充足,北邻京哈公路,京秦铁路,紧邻唐玉宝公路旁边,京沈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井田内有通往下仓的铁路(矿区专用)。西距北京120公里,南距天津新港120公里,东距秦皇岛港19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林南仓矿业公司交通位置示意图(见图1-1-1)。图1-1地理交通位置图本区北枕燕山余脉,距螺山峰山只有十余公里,南为华北大平原,全区被新生界地层

7、覆盖,区内地形平坦,地势由北向南逐渐低下,地表标高介于+1.00米至+6.00米之间,区内无河流,仅井田北部有一较大积水洼地—后湖,盛产芦苇,呈沼泽状态。本区属大陆性风气候,降水多集中在6、7、8月份,最大年降水量898.1毫米,最小年降水量452.4毫米。年最大蒸发量2186.8毫米,年最小蒸发量1670.4毫米。最高气温40.3C,最低气温-22.9C,最大冻土深度780毫米。林南仓井田位于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镇附近,地处京津唐秦中心地带,林南仓镇位于玉田县西南部,总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25600亩,镇辖21个行政村,总人口20492,现有私营

8、企业48家,个体企业303家,形成了以建筑、冶金、造纸、机械化工、运输、建材、皮革、酿酒为主的九大骨干行业。林西矿的地面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