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

浅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

ID:10995064

大小:2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09

浅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_第1页
浅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_第2页
浅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_第3页
浅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_第4页
浅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摘 要】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由桩身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其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适应范围广泛,本文浅谈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由桩身和连接桩顶的承台组成,其具有承载力大,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施工方便快捷等优点。因此,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从各地的使用情况来看,无论是在质量方面还是在经济性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工程问题,现结合实际施工经

2、验,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进行详细地总结和介绍。1.预制桩制作预制桩较短的(10m内)可在预制厂制作,较长的因不便运输,一般在施工现场露天制作。方形桩边长通常为200mm~450mm,在现场预制时采用重叠法预制,重叠层数不宜超过4层,预应力管桩都在工厂内采用离心法制作,直径为300mm~550mm。7预制桩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同一截面内主筋接头不得超过50%,桩顶1m内不应有接头,钢筋骨架的偏差应符合有关规定。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30,浇筑时从桩顶向桩尖进行,应一次浇筑完毕,严禁中断。制作完后应洒水养护不少于7d,上层桩制作应待

3、下层桩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30%才可进行。2.预制桩起吊、运输和堆放桩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100%才能运输。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必须做到吊点符合设计要求,如无吊环,且对设计又无要求时,则应符合最小弯矩原则,按下图所示的位置起吊。起吊时应保持平稳并不得损坏。桩的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垫木与吊点的位置应相同,并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同桩号的桩应堆放在一起,而桩尖均向一端。多层垫木上下对齐,最下层的垫木要适当加宽。堆放层数一般不宜超过4层。打桩前应将桩运到现场或桩架处以备打桩,应根据打桩顺序随打随运,以免二次搬运。当在现场运距不大时,可

4、用起重机吊运或在桩下垫一个滚筒,用卷扬机拖拉;当运距较远时,可采用汽车或平板车运输。3.打桩机具打桩用的机具主要包括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三部分。3.1桩锤7桩锤是对桩施加冲击力,将桩打入土中的主要机具。施工中常用的桩锤有落锤、单动汽锤、双动汽锤、柴油桩锤和振动桩锤,桩锤的选用范围见下表。用锤击法沉桩时,选择桩锤是关键。桩锤的选用应根据施工条件先确定桩锤的类型后,再确定桩锤的重量,桩锤的重量应大于或等于桩重;打桩时宜采用“重锤低击”,即锤的重量大而落距短,这样,桩锤不易产生回跳,桩头不容易被损坏,而且桩容易被打入土中。打桩机具3.2桩架桩架是将桩吊到打

5、桩位置,并在打桩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不致发生偏移,保证桩锤能沿要求方向冲击的主要设备。桩架种类和高度的选择,应根据桩锤的种类、桩的长度、施工地点的条件等确定。桩架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多功能桩架和履带式桩架。多功能桩架的机动性和适应性较大,在水平方向可作360°回转,导架可伸缩和前后倾斜。度盘下装有铁轮,可在轨道上行走。这种桩架可用于各种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缺点是机构较庞大,现场组装、拆卸、转运较困难。履带式桩架,以履带式起重机为底盘,其行走、回转、起升的机动性好,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亦称履带式打桩机。可适应各种预制桩和灌注桩施工。73.3动力装置落锤以电

6、源为动力,再配置电动卷扬机、变压器、电缆等。如蒸汽锤以高压蒸汽为动力,配以蒸汽锅炉、蒸汽绞盘等;汽锤以压缩空气为动力,配有空气压缩机、内燃机等;柴油桩锤本身有燃烧室,不需要外部动力。4.打桩施工4.1打桩前的准备工作测定桩的轴线位置和标高,并经过检查办理预检手续;当处理高空和地下的障碍物时,如影响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使用或安全,应会同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或钢筋头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志,以便于施打;场地应碾压平整,排水通畅,保证打桩机的移动和稳定垂直;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其数量不少于2根,确定贯入度并校验打桩设备

7、、施工工艺以及技术措施是否适宜;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制订施工方案,作好技术交底;准备好桩基沉桩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格,并安排好记录和监理人员。4.2打桩顺序打桩顺序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打桩的进度和施工质量。确定打桩顺序时,要综合考虑桩的密集程度、桩的深度、现场地形条件、土质情况及打桩机移动是否方便等。7打桩顺序一般分为:由一侧开始向单一方向逐排打、自中部向边缘打、分段打等方式,确定打桩顺序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桩基的设计标高不同时,打桩顺序宜先深后浅;不同规格的桩,宜先大后小;当桩距大于或等于4倍桩径时,则与打桩顺序无关,只需从提高效率

8、的角度出发,确定打桩顺序,选择倒行和拐弯次数最少的顺序;应避免自外向内,从周边向中央进行打桩,以防止中间土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